摘要:在打包的時候執行就會自動的指向測試環境的域名文件,執行就會打包指向正式環境的域名的文件,在里面的分別連接至并將命令分別分配給,需要發布的時候就直接點擊不同的按鈕,然后再下自動打包不同環境的,可以提高開發效率,減少開發和溝通成本。
使用vue現在已經差不多2年了,想起來兩年前的一次和某阿里處理的技術大牛(當時我們的技術總監)一起開發一個SPA項目的時候被硬著頭皮去解決的一個難題,因為技術老大是阿里出身的,所以很多東西都是比較傾向于自動化,從項目ui設計到項目管理,到打包測試,到發布全部都要求我們要實現自動化,盡可能的減少手動操作。
當時技術大佬要求的事在jenkins進行一鍵打包,就是他點擊不同的按鈕在同一套代碼上面分別打包測試環境運行的包和正式環境運行的包,剛剛接觸vue的我摸不著頭腦,老大給了我一天時間研究這個玩意,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做,后來想想改造一下,也比較簡單。
Step1、package.json中新增命令行腳本test命令,并指向build文件夾下的test.js。
Step2、在在build文件夾中新建test.js,內容可以直接拷貝同目錄build.js內容,修改一些參數 這樣就多了個test環境
Step3、?在build文件夾中新建webpack.test.conf.js,內容可以直接拷貝同目錄webpack.prod.conf.js內容,修改一些參數。
這樣構建時就會去config文件夾下的test.env.js尋找環境變量。
Step4、在config下創建test.js文件
Step5、在封裝的axios.js的文件夾下創建config.js
Step6、在封裝的axios引入config.js
封裝的get 和post請求
Step7、在config文件下的index增加test模塊(可復制build)
并更改相應的參數。
在打包的時候執行:npm run test 就會自動的指向測試環境的域名dist文件,執行npm run build 就會打包指向正式環境的域名的dist文件,在Jenkins里面的分別連接至gitlab/github,并將命令分別分配給run test && run build,需要發布的時候就直接點擊不同的按鈕,然后再Linux下自動打包不同環境的dist,可以提高開發效率,減少開發和溝通成本。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04439.html
摘要:傳送門針對解決的問題接口環境很多,有測試服,有,有正式等等,每次都要修改代碼靜態資源可能要存到中,這也要修改代碼嗎修改配置文件只需要修改環境列表,第一個環境為默認環境指明現在使用的環境打包的路徑,只在的時候有用這個環境下面的請求的域 multi-hostname-vue-cli github傳送門 針對解決的問題 接口環境很多,有測試服,有qa,有正式等等,每次都要修改代碼?no! ...
摘要:上一章我們了解了的編譯環境搭建項目構建二編譯環境搭建這一章我們會結合的,介紹本地測試服務器的搭建過程。三開發環境有一些特性是專門用于開發環境的,可以幫助我們搭建一個更好的開發環境。我們可以通過配合使用來搭建本地服務。 注:以下教程均在 windows 環境實現,使用其他操作系統的同學實踐過程可能會有些出入。 ??上一章我們了解了 webpack 的 ES6 編譯環境搭建:webpack...
這是xue源碼學習記錄,如有錯誤請指出,謝謝!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vue源碼目錄為 vue ├── src #vue源碼 ├── flow #flow定義的數據類型庫(vue通過flow來檢測數據類型是否正確) ├── examples #demo ├── scripts #vue構建命令 ├── ... vue內部代碼模...
摘要:單元測試幾乎不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因為單元測試通常是簡單輸入,簡單輸出。鏈接直達測試你的前端代碼集成測試。 本文作者:Gil Tayar 編譯:胡子大哈 翻譯原文:http://huziketang.com/blog/posts/detail?postId=58d50da37413fc2e8240855c 英文連接:Testing Your Frontend Code: Part ...
閱讀 2606·2023-04-25 15:07
閱讀 713·2021-11-24 10:21
閱讀 2316·2021-09-22 10:02
閱讀 3525·2019-08-30 15:43
閱讀 3236·2019-08-30 13:03
閱讀 2294·2019-08-29 17:18
閱讀 3593·2019-08-29 17:07
閱讀 1881·2019-08-29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