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的隱式調用簡單來說就是自動調用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像鉤子一樣可以在外部修改,從而改變既定行為。
前言
不知道用隱式調用來形容是否確切,其行為總是隱藏在背后,時不時出來露臉一下,作用貌似不大,但是了解一下還是有用處的,保不準在你的使用下大有作為。
所謂的隱式調用簡單來說就是自動調用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像鉤子一樣可以在外部修改,從而改變既定行為。
下面我會列舉一些最近看到的隱式調用,例子都是點到即止,歡迎補充
var obj = { a: 1, toString: function () { console.log("toString") return "2" }, valueOf: function () { console.log("valueOf") return 3 } } console.log(obj == "2"); //依次輸出 "valueOf" false console.log(String(obj));//依次輸出 "toString" "2"
var obj = { a: 1, toString: function () { console.log("toString") return "2" }, valueOf: function () { console.log("valueOf") return {} //修改為對象 } } console.log(obj == "2"); //依次輸出 "valueOf" "toString" true console.log(Number(obj));//依次輸出 "valueOf" "toString" 2
在相等運算符的操作中,對象會先調用 valueOf 如果返回的值是一個對象, 就會調用 toSting, null除外,然后用返回的值進行比較,第一個例子 相當于 3 == "2" 輸出 false, 第二個例子由于執行valueOf 返回的是一個對象, 然后執行 toString, 最后相當于 "2" == "2" 輸出true
在 Number 和 String 方法中 Number會先調用 valueOf, 后調用 toString, String方法中是相反的。
數據類型的轉換除了上面的兩個例子外,還存在在各種其他操作中,如數值運算,當涉及到引用類型時,都會調用valueOf 或 toString 方法,只要是對象都會繼承這兩個方法,我們可以重新覆蓋這兩個方法,從而影響數據類型轉換的行為
var eventObj = { a: 1, handleEvent: function (e) { console.log(this, e);//返回 eventObj 和 事件對象 alert(this.a) }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Obj)
你沒有看錯,addEventListener 第二個參數除了函數外還可以是一個對象, 事件觸發后會執行對象的handleEvent方法,方法執行時的this指向eventObj, 你可以把想傳入的數據綁定在eventObj對象上
JSON對象 toJSONvar Obj = { a: 10, toJSON: function () { return { a: 1, b: function () { }, c: NaN, d: -Infinity, e: Infinity, f: /d/, g: new Error(), h: new Date(), i: undefined, }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 //{"a":1,"c":null,"d":null,"e":null,"f":{},"g":{},"h":"2018-02-09T19:29:13.828Z"}
如果JSON的stringify方法傳入的對象有toJSON方法,那么該方法執行的對象會轉為toJSON執行后返回的對象,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下面代碼
var Obj1 = { a: 10, toJSO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 === Obj1);//true return this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1));//{"a":10}
var Obj2 = { a: 10, toJSO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 === Obj2);//true return { a: this }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2));//報錯 Maximum call stack size exceeded
如果按上面的說法很明顯報錯是我們所預期的,但是當直接 return this 根本沒有報錯,不妨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其內部對toJSON返回的對象和原對像進行比較,如果相等就直接使用原對象
promise對象的 thenvar obj = { then: 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1000); }, 1000) } } Promise.resolve(obj).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延遲1秒左右輸出 1000 })
當Promise.resolve方法傳入對象時,如果存在 then 方法會立即執行then方法,相當于把方法放入new Promise中,除了Promise.resolve有這個行為外,Promise.all也有這個行為
var timePromise = function (time)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time); }, time) }) } var timePromise1 = timePromise(1000); var timePromise2 = timePromise(2000); var timePromise3 = timePromise(3000); Array.prototype.then = function (resolve)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4000); }, 4000) } Promise.all([timePromise1, timePromise2, timePromise3]).then(function (time) { console.log(time);// 等待4秒左右輸出 4000 })對象屬性存取器 get 和 set
var obj = { _age: 100, get age() { return this._age < 18 ? this._age : 18; }, set age(value) { this._age = value; console.log(`年齡設置為${value}歲`); } } obj.age = 1000; //年齡設置為1000歲 obj.age = 200; //年齡設置為200歲 console.log(obj.age);// 18 obj.age = 2; ////年齡設置為2歲 console.log(obj.age); // 2
可以看到不管把年齡設置為多少,我的年齡都是18歲或以下的,當執行屬性存取時實際上是調用對象屬性相應的 get set函數,除了以上寫法還有下面的寫法
var input = document.createElement("input"); var 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nput);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pan); var obj = { _age:"" } var obj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age", { get: function () { return this._age; }, set: function (value) { this._age = value; input.value = value; span.innerHTML = value; } }); input.onkeyup = function (e) { if (e.keyCode === 37 || e.keyCode === 39) { return; } obj.age = this.value }
現在input的value值和obj.age的屬性值span的innerHTML值都綁定在一起了
遍歷器接口 Symbol.iteratorvar arr = [ 1, 2 , 3]; arr[Symbol.iterator] = function () { const self = this; let index = 0; return { next () { if(index < self.length) { return { value: self[index] ** self[index++], done: false } } else { return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 } } } console.log([...arr, 4]);//返回 [1, 4, 27, 4] for(let value of arr) { console.log(value); //依次返回 1 4 27 }
可以看到凡是調用擴展運算符,或者使用 for...of 循環遍歷對象都會調用對象的遍歷器接口,像Array,String,Map,Set,TypedArray還有一些類數組對象如arguments,NodeList原生具備了遍歷器接口,而普通對象沒有部署這個接口,如果要讓對象能夠使用擴展運算符或者for...of循環可以在對象上添加該方法,也可以在原來具備接口的對象上重寫方法,從而改變其行為
最后暫時就想到這么多,歡迎大家補充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07375.html
摘要:所謂的隱式調用簡單來說就是自動調用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像鉤子一樣可以在外部修改,從而改變既定行為。 前言 不知道用隱式調用來形容是否確切,其行為總是隱藏在背后,時不時出來露臉一下,作用貌似不大,但是了解一下還是有用處的,保不準在你的使用下大有作為。所謂的隱式調用簡單來說就是自動調用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像鉤子一樣可以在外部修改,從而改變既定行為。下面我會列舉一些最近看到的隱式調用,例子都...
摘要:所謂的隱式調用簡單來說就是自動調用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像鉤子一樣可以在外部修改,從而改變既定行為。 前言 不知道用隱式調用來形容是否確切,其行為總是隱藏在背后,時不時出來露臉一下,作用貌似不大,但是了解一下還是有用處的,保不準在你的使用下大有作為。所謂的隱式調用簡單來說就是自動調用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像鉤子一樣可以在外部修改,從而改變既定行為。下面我會列舉一些最近看到的隱式調用,例子都...
摘要:說明在比較的時候,會進行隱式轉換,你如果對隱式轉換不是特別熟悉,結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解釋相信我,這行代碼是簡單的,它并不復雜,我們先來分解一下這行代碼我們把這一行,分解成了行了。簡單說中的與方法簡單說與引發的思考 說明 JavaScript在比較的時候,會進行隱式轉換,你如果對隱式轉換不是特別熟悉,結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 我們來看看這行代碼 (![]+[])[+!![]- -+!!...
摘要:說明在比較的時候,會進行隱式轉換,你如果對隱式轉換不是特別熟悉,結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解釋相信我,這行代碼是簡單的,它并不復雜,我們先來分解一下這行代碼我們把這一行,分解成了行了。簡單說中的與方法簡單說與引發的思考 說明 JavaScript在比較的時候,會進行隱式轉換,你如果對隱式轉換不是特別熟悉,結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 我們來看看這行代碼 (![]+[])[+!![]- -+!!...
閱讀 3399·2021-11-22 15:22
閱讀 2381·2021-09-06 15:00
閱讀 884·2020-06-22 14:39
閱讀 3711·2019-08-30 15:56
閱讀 1548·2019-08-30 12:55
閱讀 3284·2019-08-29 17:19
閱讀 3238·2019-08-26 11:41
閱讀 622·2019-08-23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