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選,布爾值,指定事件是否在捕獲或冒泡階段執行,默認冒泡。適用范圍參數介紹必須,字符串,事件名稱。必須,指定事件觸發時執行的函數。事件冒泡事件冒泡與事件捕獲恰恰相反,事件冒泡順序是由內到外進行事件傳播,直到根節點。
什么是事件
javascript與HTML之間交互就是通過事件實現的,事件就是文檔或瀏覽器窗口中發生的一些特定的交互瞬間。事件在瀏覽器中是以對象的形式存在的,即event,觸發一個事件,就會產生一個事件對象event,該對象包含著所有與事件有關的信息,包括導致事件的元素、事件的類型以及其他與特定事件相關的信息。
DOM元素添加事件 1.DOM元素事件屬性 2.javascript腳本添加事件a. element.onclick=function(e){}
b.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function(e),useCapture)
適用范圍:現代瀏覽器(IE9+, Firefox , chorme, safari, opera)
參數介紹:event必須,事件名稱。(注:不含“on”,比如“click”、“mouseover”等)。function必須,指定事件觸發時執行的函數。useCapture可選,布爾值,指定事件是否在捕獲或冒泡階段執行,默認false(冒泡)。
c. element.attachEvent(event,function(e))
適用范圍:IE 6、7、8
參數介紹:event 必須,字符串,事件名稱。(注:含“on”,比如“onclick”、“onmouseover”等)。function必須,指定事件觸發時執行的函數。
擴展:原生Javascript寫法,跨瀏覽器添加事件
var EventUtil = { // 添加事件監聽 add: function(element, type, callback){ if(element.addEventListener){ element.addEventListener(type, callback, false); }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element.attachEvent("on" + type, callback); } else { element["on" + type] = callback; } } // 移除事件監聽 remove: function(element, type, callback){ if(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type, callback, false); } else if(element.detachEvent){ element.detachEvent("on" + type, callback); } else { element["on" + type] = null; } } }
事件冒泡事件冒泡(dubbed bubbling):與事件捕獲恰恰相反,事件冒泡順序是由內到外進行事件傳播,直到根節點。
注:無論是事件捕獲還是事件冒泡,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行為,就是事件傳播
阻止事件捕獲/事件冒泡event.stopPropagation() event.stopImmediatePropagation()event.stopPropagation()
會阻止事件繼續分發到其他document節點,但是當前節點綁定的多個事件會繼續按注冊的順序執行event.stopImmediatePropagation()
不僅阻止事件繼續分發到其他document,還會將事件分發就地停止,在當前事件之后注冊的其他事件,都不會執行舉個栗子:此栗子是阻止事件捕獲,阻止事件冒泡原理一樣
//執行結果 alert("div1第一次執行"); alert("div1第二次執行");事件代理 什么是事件代理//執行結果 alert("div1第一次執行");事件代理也可以稱之為事件委托,事件代理就是在祖先級DOM元素綁定一個事件,當觸發子孫級DOM元素的事件時,利用事件冒泡的原理來觸發綁定在祖先級DOM的事件。
那這是什么意思呢?網上的各位大牛們講事件代理基本上都用了同一個例子,就是取快遞來解釋這個現象,借花獻佛,大家認真領會一下事件代理到底是一個什么原理:
有三個同事預計會在周一收到快遞。為簽收快遞,有兩種辦法:一是三個人在公司門口等快遞;二是委托給前臺MM代為簽收。現實當中,我們大都采用委托的方案。前臺MM收到快遞后,她會判斷收件人是誰,然后按照收件人的要求簽收,甚至代為付款。這種方案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即使公司里來了新員工,前臺MM也會在收到寄給新員工的快遞后核實并代為簽收。這里其實有2層意思的:
為什么要用事件代理
第一,現在委托前臺的同事是可以代為簽收的,即程序中的現有的dom節點是有事件的;
第二,新員工也是可以被前臺MM代為簽收的,即程序中新添加的dom節點也是有事件的。一般來說,dom需要有事件處理程序,我們都會直接給它設事件處理程序就好了,那如果是很多的dom需要添加事件處理呢?比如我們有100個li,每個li都有相同的click點擊事件,可能我們會用for循環的方法,來遍歷所有的li,然后給它們添加事件,那這么做會存在什么影響呢?
在JavaScript中,添加到頁面上的事件處理程序數量將直接關系到頁面的整體運行性能,因為需要不斷的與dom節點進行交互,訪問dom的次數越多,引起瀏覽器重繪與重排的次數也就越多,就會延長整個頁面的交互就緒時間,這就是為什么性能優化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減少DOM操作的原因;如果要用事件代理,就會將所有的操作放到js程序里面,與dom的操作就只需要交互一次,這樣就能大大的減少與dom的交互次數,提高性能;
每個函數都是一個對象,是對象就會占用內存,對象越多,內存占用率就越大,自然性能就越差了(內存不夠用,是硬傷),比如上面的100個li,就要占用100個內存空間,如果是1000個,10000個呢,那只能呵呵了,如果用事件代理,那么我們就可以只對它的父級(如果只有一個父級)這一個對象進行操作,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內存空間就夠了,是不是省了很多,自然性能就會更好。
事件代理的實現在介紹事件代理的方法之前,先來看一段一般方法的栗子:
上面的代碼很簡單,我們看看有多少次的dom操作,首先要找到ul,然后遍歷li,然后點擊li的時候,又要找一次目標的li的位置,才能執行最后的操作,每次點擊都要找一次li。
用事件代理的方式來實現,上栗子:
window.onload = function(){ var ulDelegate=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Delegate"); ulDelegate.onclick = function(){ alert("Delegate"); } }
這里用父級ul做事件處理,當li被點擊時,由于冒泡原理,事件就會冒泡到ul上,因為ul上有點擊事件,所以事件就會觸發,當然,這里當點擊ul的時候,也是會觸發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我想讓事件代理的效果跟直接給節點的事件效果一樣怎么辦,比如說只有點擊li才會觸發,這時,Event對象就派上用場了,Event提供了一個屬性叫target,可以返回事件的目標節點,我們稱為事件源,也就是說,target就可以表示為當前的事件操作的dom,但是不是真正操作dom,這個是有兼容性的,標準瀏覽器用ev.target,IE瀏覽器用event.srcElement,此時只是獲取了當前節點的位置,并不知道是什么節點名稱,這里我們用nodeName來獲取具體是什么標簽名,這個返回的是一個大寫的,我們可以轉成小寫再做比較,或者不轉。
window.onload = function(){ var ulDelegate=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Delegate"); ulDelegate.onclick = function(ev){ var ev = ev || window.event; var target = ev.target || ev.srcElement; if(target.nodeName.toLowerCase() == "li"){ alert("Delegate"); alert(target.innerHTML); } } }
這樣就只有點擊li會觸發事件了,且每次只執行一次dom操作,如果li數量很多的話,將大大減少dom的操作,優化的性能可想而知!
上面的栗子是說li操作的是同樣的效果,如果每個li被點擊的效果都不一樣,上栗子:
再來最后一個事件代理的栗子,當我們新增一個li元素的時候,同樣先看一下一般寫法:
再來看一下事件代理的寫法:
window.onload = function(){ var ulDelegat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Delegate"); var addLi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dLi"); ulDelegate.onclick = function(ev){ var ev = ev || window.event; var target = ev.target || ev.srcElement; if(target.nodeName.toLowerCase() == "li"){ alert("Delegate"); alert(target.innerHTML); } }; addLi.onclick = function(){ var addLiEle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addLiElement .innerHTML = 10000*Math.random(); ulDelegate.appendChild(addLiElement ); } }
看,上面是用事件單例的方式,新添加的子元素是帶有事件效果的,我們不需要去遍歷元素的子節點,只需要給父級元素添加事件就好了,其他的都是在js里面的執行,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dom操作,這才是事件代理的精髓所在。
總結事件是將javascript與網頁聯系在一起的主要方式,在使用事件時,需要考慮如下一些內存與性能方面的問題。
有必要限制夜歌頁面中事件處理程序的數量,數量太多會導致占用大量內存,而且也會讓用戶頁面反應不夠靈敏
建立在事件冒泡機制之上的時間委托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時間處理程序的數量
建議在瀏覽器卸載頁面之前移除頁面中的所有事件處理程序
事件是javascript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深入理解事件的工作機制以及它們對性能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總結摘自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第三版)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09153.html
摘要:而事件循環是主線程中執行棧里的代碼執行完畢之后,才開始執行的。由此產生的異步事件執行會作為任務隊列掛在當前循環的末尾執行。在下,觀察者基于監聽事件的完成情況在下基于多線程創建。 主要問題: 1、JS引擎是單線程,如何完成事件循環的? 2、定時器函數為什么計時不準確? 3、回調與異步,有什么聯系和不同? 4、ES6的事件循環有什么變化?Node中呢? 5、異步控制有什么難點?有什么解決方...
摘要:事件事件就是瀏覽器告知程序,用戶的行為,用戶點擊了頁面中的某個按鈕或者用戶輸入用戶名或密碼等操作可以稱為事件事件的類型事件根據使用的場景不同,可以分為如下幾種依賴于設備的輸入事件鍵盤事件和鼠標事件,這些事件都是直接和設備相關的獨立于設備的輸 事件 事件就是瀏覽器告知JavaScript程序,用戶的行為,用戶點擊了HTML頁面中的某個按鈕或者用戶輸入用戶名或密碼等操作可以稱為事件 事件的...
摘要:個人前端文章整理從最開始萌生寫文章的想法,到著手開始寫,再到現在已經一年的時間了,由于工作比較忙,更新緩慢,后面還是會繼更新,現將已經寫好的文章整理一個目錄,方便更多的小伙伴去學習。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17490740?w=1920&h=1080); 個人前端文章整理 從最開始萌生寫文章的想法,到著手...
摘要:當解釋器尋找引用值時,會首先檢索其在棧中的地址,取得地址后從堆中獲得實體如何實現繼承構造繼承原型繼承實例繼承拷貝繼承原型機制或和方法去實現較簡單,建議使用構造函數與原型混合方式。它是基于的一個子集。 JavaScript介紹js的基本數據類型。Undefined、Null、Boolean、Number、Stri...
閱讀 1365·2021-09-24 10:26
閱讀 3679·2021-09-06 15:02
閱讀 634·2019-08-30 14:18
閱讀 588·2019-08-30 12:44
閱讀 3129·2019-08-30 10:48
閱讀 1953·2019-08-29 13:09
閱讀 2008·2019-08-29 11:30
閱讀 2295·2019-08-26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