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早期工具,還是現在流行的配合這類構建工具而產生的雪碧圖插件。
本文原文鏈接:https://devework.com/postcss-...,轉載請注明原始來源,謝謝!
postcss-lazysprite 是一個基于PostCSS 開發的用于生成雪碧圖圖片及其CSS 的插件,經過半年持續迭代,現已穩定用在微信旗下兩款產品的Web 業務中。其與市面上的雪碧圖插件不同在于生成雪碧圖的“懶惰”姿勢。
前言前端界,伴隨著雪碧圖這個概念出現,自動化工具產生雪碧圖這類工具就層出不窮。無論是早期GUI 工具,還是現在流行的配合Gulp/Grunt/Webpack 這類構建工具而產生的雪碧圖插件。總之是百花齊放,長江后浪推前浪。
根據輸入方式的不同,現在市面上基于Node.js 的雪碧圖構建工具一般可分為如下兩種(如有不實,望予以指出):
一種是現在國外常見的基于spritesmith 的各類通過構建工具注冊任務進行合并產生雪碧圖的插件,如gulp-sprite、css-sprite、sprity 等。
// 本段代碼來自sprity 的sample gulp.task("sprites", function () { return sprity.src({ src: "./src/images/**/*.{png,jpg}", style: "./sprite.css", processor: "sass", }) .pipe(gulpif("*.png", gulp.dest("./dist/img/"), gulp.dest("./dist/css/"))) });
另一種是國內以cssgaga、gulp-tmtsprite 為代表的,在開發階段是寫單個小圖的CSS 樣式,然后也是通過構建工具的注冊任務進行合并產生雪碧圖的插件。
// 本段代碼來自gulp-tmtsprite 的sample // Input .icon-test { width: 32px; height: 32px; background-image: url(../slice/test.png); } // Output .icon-test { background-image: url(../sprite/style-index.png); } @media only screen and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 2), only screen and (min--moz-device-pixel-ratio: 2), only screen and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 2.5), only screen and (min-resolution: 240dpi) { .icon-test { background-image:url("../sprite/style-index@2x.png"); background-position: -36px -66px; background-size: 32px; } }對比與不同
各類工具本身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與最適合的使用場景,去褒貶來襯托我這個插件并不是本文的目的。如上面介紹的兩種類型的插件,一種是將雪碧圖合成從常規的寫CSS 行為中抽離出來,一種是后編譯的雪碧圖合成,其使用場景各不相同。本文介紹的postcss-lazysprite,在于解決的場景是:我想在開發階段就生成雪碧圖并用上其CSS,同時我又想很方便地產生,用起來越簡單越好。所謂lazysprite,就是期許一種“懶惰”的方式去生成雪碧圖。
postcss-lazysprite 用起來就是那么簡單,經過配置后,你只需要這樣寫:
/* ./src/css/index.css */ @lazysprite "filetype";
輸出的自然是完整的雪碧圖以及相應CSS:
/* ./dist/css/index.css */ .icon-filetype-doc { background-image: url(../sprites/filetype.3f1f178013.png); background-position: 0 0; width: 80px; height: 80px; } @media only screen and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 2), only screen and (min--moz-device-pixel-ratio:2), only screen and (-o-min-device-pixel-ratio:2/1), only screen and (min-device-pixel-ratio:2), only screen and (min-resolution:2dppx), only screen and (min-resolution:192dpi) { .icon-filetype-doc { background-image: url(../sprites/filetype@2x.cbed5ca6a9.png); background-position: 0 0; background-size: 170px 170px; } }
假設后面要新增圖片到filetype 文件夾,那么直接丟進去就能自動重新合并并更新CSS;如果要新建一個與filetype 同級的文件夾(如logos),那么在需要的位置@lazysprite "logos";即可。一切就是那么簡單,所謂lazy,即是如此。
如果你有用過Sass 框架Compass 的話,你會覺得跟Compass 的雪碧圖產生方式是如此類似。是的,這個插件就是沿用了Compass 的雪碧圖思路,甚至這個插件的的底層就是spritesmith 驅動的,而我在寫這個插件的時候參考了postcss-sprite 的寫法——整個插件其實是在前端開源環境下,結合自身的需求而來的產物。
介紹可能有讀者看到這里還不是很清楚postcss-sprite 的運作方式。這里以Gulp 構建流為例,講述下其運作方式。
假設你的項目目錄如下:
. ├── gulpfile.js ├── dist └── src ├── css │ └── index.css ├── html │ └── index.html └── slice └── filetype ├── doc.png ├── doc@2x.png ├── pdf.png └── pdf@2x.png
src 是放編譯前的CSS(現在一般是Sass 或Less 的源文件)以及雪碧圖源圖(即單個小圖);dist則是編譯后 CSS 及產生的雪碧圖圖片及其CSS。
然后在gulpfile.js 配置如下: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postcss = require("gulp-postcss"); var lazysprite = require("postcss-lazysprite"); gulp.task("css", function () { return gulp.src("./src/css/**/*.css") .pipe(postcss([lazysprite({ imagePath:"./src/slice", stylesheetInput: "./src/css", stylesheetRelative: "./dist/css", spritePath: "./dist/slice", smartUpdate: true, nameSpace: "icon-" })])) .pipe(gulp.dest("./test/dist/css")); });
上面的每個option 解釋下:
imagePath:雪碧圖小圖所在目錄;
stylesheetInput:CSS 文件所在的目錄,一般與gulp.src的路徑相關;
stylesheetRelative:為了在生成的CSS 中構造相對路徑而引入,一般與gulp.dest的路徑相關;
spritePath:生成的雪碧圖放置的目錄;
smartUpdate: 是否啟用智能更新機制,關于smartUpdate,請見下一章節的介紹。
nameSpace:CSS 的命名空間。
注意下你的gulp css任務一般是gulp.watch以及默認任務的一部分。
然后你在src/css/index.css里面寫下這段話:
@lazysprite "filetype";
輸出內容見上一章節相同部分,就不重復了。
filetype即是在spritePath: "./dist/slice"定義的目錄下的子目錄,這個目錄下的所有雪碧圖小圖會合成為一張雪碧圖,圖片名稱默認是以filetype.png命名。
同時filetype也會作為生成的小圖對應CSS class 的一部分。CSS class 的構成即是“命名空間+目錄名+小圖片名”。如doc.png生成的對應類名為.icon-filetype-doc——然后你在HTML 中引入CSS 文件,通過用即可。
postcss-lazysprite 雖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產物,但其還是有不少亮點值得一說。
亮點支持 Retina 不是什么新鮮事,但postcss-lazysprite 支持@2x, @3x, _2x, _3x這四種后綴的 Retina 圖片,而且"@"與"_"的命名完全可以混用。
檢測到非標準 Retina 圖片會予以提示,如@2x 圖片非偶數尺寸的時候。
支持Source Map,這個不多說,之所以是基于 Postcss 開發,就是為了能支持Source Map。
支持:hover、:active 這類場景,即一些如鼠標 hover 上去需要變logo 的場景。
采用緩存方式以及SmartUpdate 以提升運行時候的性能。如本文開頭所言,postcss-lazysprite 目標是開發階段就能用上雪碧圖,所以緩存機制很重要,總不能在開發階段每保存一次 CSS 就重新走一遍“遍歷所有圖片并生成雪碧圖”的流程。所以只要在開發階段沒有動過圖片或修改@lazysprite 的代碼,除開發階段第一次啟動 Gulp 任務的時候,其它時間均不會重復運行相關流程。另外在配置了SmartUpdate后,會將生成的圖片文件名加入 hash,這樣下一次啟動 Gulp 任務的時候,只要源圖片沒有變化,也不會重復雪碧圖流程。
更多npm 安裝:
npm i postcss-lazysprite -S
插件本身擁有近十個 opiton 方便用戶根據實際需求自定義相關細節,請參考 README 。
postcss-lazysprite 托管到 Github 上:https://github.com/Jeff2Ma/postcss-lazysprite,歡迎前往提 issues 或參與開發。當然,歡迎先送個star ~
相關文章:
從0到1:PostCSS 插件開發最佳實踐
PostCSS 插件postcss-lazyimagecss:自動填寫width / height 屬性
本文原文鏈接:https://devework.com/postcss-...,轉載請注明原始來源,謝謝!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12151.html
摘要:前端日報精選精讀高階組件知乎專欄是如何重新定義前端開發的知乎專欄為您的性能選擇最佳的引擎知乎專欄中的尺寸單位掘金一種生成雪碧圖的懶惰姿勢中文第期編寫現代代碼周刊第期的平凡之路我們到底可以通過多少種方式修改元素樣式掘金 2017-06-18 前端日報 精選 精讀 React 高階組件 - 知乎專欄React 是如何重新定義前端開發的 - 知乎專欄為您的 Node 性能選擇最佳的 JS 引...
摘要:雪碧圖的使用場景靜態圖片,不隨用戶信息的變化而變化。使用使用雪碧圖之前,我們需要知道雪碧圖中各個圖標的位置。以上面的雪碧圖為例實際雪碧圖中各個小圖片的起始位置和上面的展示圖不同用一個來闡述它的使用方法。 CSS雪碧圖,即CSS Sprite,也有人叫它CSS精靈圖,是一種圖像拼合技術。該方法是將多個小圖標和背景圖像合并到一張圖片上,然后利用CSS的背景定位來顯示需要顯示的圖片部分。 s...
摘要:雪碧圖的使用場景靜態圖片,不隨用戶信息的變化而變化。使用使用雪碧圖之前,我們需要知道雪碧圖中各個圖標的位置。以上面的雪碧圖為例實際雪碧圖中各個小圖片的起始位置和上面的展示圖不同用一個來闡述它的使用方法。 CSS雪碧圖,即CSS Sprite,也有人叫它CSS精靈圖,是一種圖像拼合技術。該方法是將多個小圖標和背景圖像合并到一張圖片上,然后利用CSS的背景定位來顯示需要顯示的圖片部分。 s...
摘要:預處理方案代表和預處理方案是預先指定需要生成的雪碧圖切片元素,由工具合成后,得到相應的雪碧圖和數據文件,開發中將二者投入使用。預處理方案一般以頁面為單元組織雪碧圖。結語關于雪碧圖的處理方案的討論就到此結束了。 廣告:SF 里弄了個 CSS 小圈子,歡迎一起來討論問題 前端小圖標處理方案眾多,本文主要介紹基于雪碧圖的處理方案,分析雪碧圖的預處理和后處理模式的得與失,以及在項目中通常會遇到...
摘要:寫在開頭的話最近參加了的一個任務自定義,樣式,花了半天時間,摸索出了一條制作雪碧圖的路徑,跟大家分享,如果有更好的制作雪碧圖的方法,希望告知一下,在此感謝。 寫在開頭的話 最近參加了2017ife的一個任務----自定義checkbox, radio樣式,花了半天時間,摸索出了一條制作雪碧圖的路徑,跟大家分享,如果有更好的制作雪碧圖的方法,希望告知一下,在此感謝。 首先 在網上的圖標庫...
閱讀 3428·2021-10-20 13:49
閱讀 2802·2021-09-29 09:34
閱讀 3700·2021-09-01 11:29
閱讀 3086·2019-08-30 11:01
閱讀 844·2019-08-29 17:10
閱讀 883·2019-08-29 12:48
閱讀 2785·2019-08-29 12:40
閱讀 1356·2019-08-29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