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棧內存分配運算內置于處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內存容量有限。棧區主要存放運行函數而分配的局部變量函數參數返回數據返回地址等。
目錄
????????使用 free 釋放一塊動態開辟內存的一部分
(1)因為內存太寶貴。
(2)如果全部是靜止內存不能釋放,對于小的程序可以運行完畢。但是對于大的程序,還沒運行完,內存就要被占用完,此時就要發生內存泄露。
(3)假設給定一個占用內存可變大小的變量(假設是數組的長度len),那么給該變量通過函數動態分配內存后,分配內存的大小是根據數組的長度len決定的。假定用戶輸入len的大小是5,系統就會動態的給該數組分配長度為5的內存。? 該段代碼運行結束后,系統調用free()函數釋放分配的內存,然后接著運行剩下的程序。
換句話說,動態分配內存可以根據需要去申請內存,用完后就還回去,讓需要的程序用。
我們先看個例子:
int a = 20; //局部變量 在棧區上開辟四個字節char ch[10] = {0}; //局部變量 在棧空間上開辟10個字節的連續空間int g_a = 10; //全局變量 在靜態區上開辟十個字節
上述的開辟空間的方式有兩個特點:
- ?空間開辟大小是固定的。
- ?數組在申明的時候,必須指定數組的長度,它所需要的內存在編譯時分配。
但是對于空間的需求,不僅僅是上述的情況。有時候我們需要的空間大小在程序運行的時候才能知道,那數組的編譯時開辟空間的方式就不能滿足了。 這時候就只能試試動態存開辟了。?
//函數原型void *malloc (size_t size);//void* 表示任意類型的指針//size_t 表示的是unsigned int(無符號整型)//size 表示所要開辟的空間單位是字節
這個函數向內存申請一塊連續可用的空間,并返回指向這塊空間的指針。
- 如果開辟成功,則返回一個指向開辟好空間的指針。
- 如果開辟失敗,則返回一個NULL指針,因此 malloc 的返回值一定要做檢查。
- 返回值的類型是 void* ,所以 malloc 函數并不知道開辟空間的類型,具體在使用的時候使用者自己來決定。
- 如果參數 size 為 0 ,malloc 的行為是標準是未定義的,取決于編譯器。
//函數原型void free(void *ptr);//void *prt 表示所要釋放的指針類型
free函數用來釋放動態開辟的內存。
- 如果參數 ptr 指向的空間不是動態開辟的,那 free 函數的行為是未定義的。
- 如果參數 ptr 是NULL指針,則函數什么事都不做。
代碼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1.通過動態開辟申請10個int類型的空間 //根據實際使用強制類型轉換為想要的類型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2.malloc有可能申請空間失敗,所以需要判斷一下 if (p == NULL)//判斷p指針是否為空 { printf("%s/n", strerror(errno)); } else { //正常使用空間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 + i) = i; }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p + i)); } } //當動態申請的空間不再使用的時候,就應該還給操作系統 free(p);//釋放p所指向的動態內存 p = NULL;//是否有必要 return 0;}
執行結果:
思考:
p = NULL;?是否有必要加上?
解答:
由于 free 完后本身是不會置為空指針的,因此我們需要手動將其變為空指針,所以p = NULL是有必要的。
//函數原型void *calloc(size_t num, size_t size);//
- 函數的功能是為 num 個大小為?size 的元素開辟一塊空間,并且把空間的每個字節初始化為?0?。
- 與函數 malloc 的區別只在于 calloc 會在返回地址之前把申請的空間的每個字節初始化為全 0 。
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p = (int*)calloc(10, sizeof(int)); if(p == NULL) { printf("%s/n", strerror(errno)); } else { int i = 0;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 *(p + i)); } } //free函數用來釋放動態開辟的空間 free(p); p = NULL; return 0;}
執行結果:
總結:所以如何我們對申請的內存空間的內容要求初始化,那么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calloc 函數來完成任務。而 calloc 函數會將所申請到的內存空間全部初始化成 0?,意味著 calloc 比 malloc 運行時間更長,所以在選擇這兩個函數時可以根據是否需要初始化來選擇。
//函數原型void *realloc(void *ptr, size_t size);//void *ptr 表示被調整的指針指向的地址//size_t size 表示改變之后的空間內存大小,單位是字節
- ptr 是要調整的內存地址
- size 調整之后新大小返回值為調整之后的內存起始位置
- 這個函數調整原內存空間大小的基礎上,還會將原來內存中的數據移動到新的空間
- realloc在調整內存空間的是存在兩種情況:?
- ???????????情況1: 原有空間之后有足夠大的空間
- ???????????情況2: 原有空間之后沒有足夠大的空間
圖解:?
??
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p =(int*)malloc(20); if(p == NULL) { printf("%s/n", strerror(errno)); } else { int i = 0;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 *(p + i)); } } //上方僅僅只是在使用malloc開辟的20個字節空間 //假設這里,20個字節空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希望能夠有40個字節的空間 //這里就可以使用realloc來調整動態開辟的內存 int *ptr = realloc(p, INT_MAX); if(ptr != NULL) { int i = 0; for(i = 5; i < 10; i++) { *(p+i) = i; }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 *(p + i)); } } //釋放動態開辟的內存空間 free(p); p = NULL; return 0;}
realloc 函數的注意事項:
1.如果 p 指向的空間有足夠的的內存空間可以追加,則直接追加,后返回 p
2.如果 p 指向的空間之后沒有足夠的內存空間可以追加,則 realloc 函數會重新找一個新的內存區域,開辟一塊滿足需求的空間,并且把原來內存中的數據拷貝回來,釋放舊的內存空間,最后返回新開辟的內存空間地址,而舊的那塊內存空間需要賦空指針,不然會形成野指針,造成非法訪問。
3.得用一個新的變量去接收 realloc 函數的返回值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p = (int*)malloc(40); //萬一malloc失敗了,p就會被賦值為NULL //*p = 0;//error int i = 0; for(i = 0; i < 10; i++) { *(p+i) = i;//非法訪問 } free(p); p = NULL; return 0;}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p = (int*)malloc(5 * sizeof(int));//只有5個元素 if( p == NULL) { return 0; } else { int i = 0; for(i = 0; i < 10; i++)//只有5個元素,循環10次,會造成越界訪問 { *(p+i) = i; } } free(p); p = NULL; return 0;}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a = 10; int *p = &a; *p = 20; free(p); p = NULL; return 0;}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p = (int*)malloc(40); if(p = NULL) { return 0; } int i = 0; for(i = 0; i < 10; i++) { *p++ = i; } //此時p指向的不是動態開辟出的起始位置了 //回收空間,free只能釋放動態開辟出的起始位置 free(p); p = NULL; return 0;}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p = (int*)malloc(40); if(p == NULL) { return 0; } //使用 free(p); //p = NULL 需要定義為空指針才能引用下面的free free(p);//重復釋放 return 0;}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while(1) { malloc(1);//開辟完空間后一直沒有釋放 } return 0;}
注:忘記釋放不再使用的動態開辟的空間會造成內存泄漏,動態開辟的空間一定要釋放,并且正確釋放
C/C++程序內存分配的幾個區域:?
- 棧區(stack):在執行函數時,函數內局部變量的存儲單元都可以在棧上創建,函數執行結束時這些存儲單元自動被釋放。棧內存分配運算內置于處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內存容量有限。 棧區主要存放運行函數而分配的局部變量、函數參數、返回數據、返回地址等。
- 堆區(heap):一般由程序員分配釋放, 若程序員不釋放,程序結束時可能由OS回收 。分配方式類似于鏈表。
- 數據段(靜態區)(static):存放全局變量、靜態數據。程序結束后由系統釋放。
- 代碼段:存放函數體(類成員函數和全局函數)的二進制代碼。
也許你從來沒有聽說過 柔性數組(flexible array)這個概念,但是它確實是存在的。 C99 中,結構中的最后一個元素允許是未知大小的數組,這就叫做?『柔性數組』成員。
例:
typedef struct S{ int n; int arr[0];//未知大小的-柔性數組成員-數組的大小是可以調整的 //int arr[] 同上}S;
- 結構中的柔性數組成員前面必須至少一個其他成員。
- sizeof 返回的這種結構大小不包括柔性數組的內存。
- 包含柔性數組成員的結構用 malloc () 函數進行內存的動態分配,并且分配的內存應該大于結構的大小,以適應柔性數組的預期大小。
例:?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 int n; int arr[0];//未知大小的-柔性數組成員-數組的大小是可以調整的}S;int main(){ struct S s; printf("%d/n", sizeof(s)); return 0;}
執行結果:
例: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 int n; int arr[0];//未知大小的-柔性數組成員-數組的大小是可以調整的}S;int main(){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5*sizeof(int)); ps->n = 100; int i = 0; for(i = 0; i <5; i++) { ps->arr[i] = i;//0 1 2 3 4 } struct S *ptr = realloc(ps, 44); if(ptr != NULL) { ps = ptr; } for(i = 5; i < 10; i++) { ps->arr[i] = i; }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 ps->arr[i]); } free(ps); ps = NULL; return 0;}
執行結果 :
圖解: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代碼比起上一段代碼的優勢?
優勢一:方面內存釋放
- 如果我們的代碼是在一個給別人用的函數中,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內存分配,并把整個結構體返回給用戶。
- 用戶調用 free 可以釋放結構體,但是用戶并不知道這個結構體內的成員也需要 free ,所以你不能指望用戶來發現這個事。
- 所以,如果我們把結構體的內存以及其成員要的內存一次性分配好了,并返回給用戶一個結構體指針,用戶做一次 free 就可以把所有的內存也給釋放掉。
優勢二 : 這樣有利于訪問速度
- 連續的內存有益于提高訪問速度,也有益于減少內存碎片。(其實,我個人覺得也沒多高了,反正你跑不了要用做偏移量的加法來尋址)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19401.html
摘要:釋放不完全導致內存泄漏。既然把柔性數組放在動態內存管理一章,可見二者有必然的聯系。包含柔性數組的結構用進行動態內存分配,且分配的內存應大于結構大小,以滿足柔性數組的預期。使用含柔性數組的結構體,需配合以等動態內存分配函數。 ...
摘要:在運行腳本時,需要顯示的指定對象。大對象區每一個區域都是由一組內存頁構成的。這里是唯一擁有執行權限的內存區。換句話說,是該對象被之后所能回收到內存的總和。一旦活躍對象已被移出,則在舊的半空間中剩下的任何死亡對象被丟棄。 內存管理 本文以V8為背景 對之前的文章進行重新編輯,內容做了很多的調整,使其具有邏輯更加緊湊,內容更加全面。 1. 基礎概念 1.1 生命周期 不管什么程序語言,內存...
摘要: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簡單介紹了引擎運行時間和堆棧的調用。編譯器將插入與操作系統交互的代碼,并申請存儲變量所需的堆棧字節數。當函數調用其他函數時,每個函數在調用堆棧時獲得自己的塊。因此,它不能為堆棧上的變量分配空間。 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簡單介紹了引擎、運行時間和堆棧的調用。第二篇文章研究了谷歌V8 JavaScript引擎的內部機制,并介紹了一些編寫JavaScript代碼的技巧。 在這第...
摘要:這是因為我們訪問了數組中不存在的數組元素它超過了最后一個實際分配到內存的數組元素字節,并且有可能會讀取或者覆寫的位。包含個元素的新數組由和數組元素所組成中的內存使用中使用分配的內存主要指的是內存讀寫。 原文請查閱這里,本文有進行刪減,文后增了些經驗總結。 本系列持續更新中,Github 地址請查閱這里。 這是 JavaScript 工作原理的第三章。 我們將會討論日常使用中另一個被開發...
閱讀 2898·2021-11-15 11:39
閱讀 1884·2021-09-24 09:48
閱讀 1071·2021-09-22 15:36
閱讀 3597·2021-09-10 11:22
閱讀 3061·2021-09-07 09:59
閱讀 960·2021-09-03 10:28
閱讀 680·2021-09-02 15:15
閱讀 2748·2021-08-27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