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xxxx99真实实拍_久久不雅视频_高清韩国a级特黄毛片_嗯老师别我我受不了了小说

資訊專欄INFORMATION COLUMN

Mysql - ORDER BY詳解

idealcn / 1758人閱讀

0 索引

1 概述

2 索引掃描排序文件排序簡介

3 索引掃描排序執(zhí)行過程分析

4 文件排序

5 補充說明

6 參考資料

1 概述

MySQL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ORDER BY

1.通過索引掃描生成有序的結果

2.使用文件排序(filesort)

圍繞著這兩種排序方式,我們試著理解一下ORDER BY的執(zhí)行過程以及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下文僅討論InnoDB存儲引擎)

2 索引掃描排序和文件排序(filesort)簡介

我們知道InnoDB存儲引擎以B+樹作為索引的底層實現(xiàn),B+樹的葉子節(jié)點存儲著所有數(shù)據(jù)頁而內(nèi)部節(jié)點不存放數(shù)據(jù)信息,并且所有葉子節(jié)點形成一個(雙向)鏈表。
舉個例子,假設userinfo表的userid字段上有主鍵索引,且userid目前的范圍在1001~1006之間,則userid的索引B+樹如下:(這里只是為了舉例,下圖忽略了InnoDB數(shù)據(jù)頁默認大小16KB、雙向鏈表,并且假設B+樹度數(shù)為3、userid順序插入)

現(xiàn)在我們想按照userid從小到大的順序取出所有用戶信息,執(zhí)行以下SQL

SELECT * 
  FROM userinfo
    ORDER BY userid;

MySQL會直接遍歷上圖userid索引的葉子節(jié)點鏈表,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排序操作。這就是用索引掃描來排序。

但如果userid字段上沒有任何索引,圖1的B+樹結構不存在,MySQL就只能先掃表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數(shù)據(jù),再將篩選結果根據(jù)userid排序。這個排序過程就是filesort。

下文將詳細介紹這兩種排序方式。

3 索引掃描排序執(zhí)行過程分析

介紹索引掃描排序之前,先看看索引的用途
SQL語句中,WHERE子句和ORDER BY子句都可以使用索引:WHERE子句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掃描,ORDER BY子句使用索引避免filesort(用“避免”可能有些欠妥,某些場景下全表掃描、filesort未必比走索引慢),以提高查詢效率。
雖然索引能提高查詢效率,但在一條SQL里,對于一張表的查詢 一次只能使用一個索引(注:排除發(fā)生index merge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當WHERE子句與ORDER BY子句要使用的索引不一致時,MySQL只能使用其中一個索引(B+樹)。

也就是說,一個既有WHERE又有ORDER BY的SQL中,使用索引有三個可能的場景:

只用于WHERE子句 篩選出滿足條件的數(shù)據(jù)

只用于ORDER BY子句 返回排序后的結果

既用于WHERE又用于ORDER BY,篩選出滿足條件的數(shù)據(jù)并返回排序后的結果

舉個例子,我們創(chuàng)建一張order_detail表 記錄每一筆充值記錄的userid(用戶id)、money(充值金額)、create_time(充值時間),主鍵是自增id:

CREATE TABLE `order_detail`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id` int(11) NOT NULL,
  `money` float NOT NULL,
  `cre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PRIMARY KEY (`id`),
  KEY `userid` (`userid`),
  KEY `create_time` (`create_ti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寫腳本插入100w行數(shù)據(jù)(InnoDB別用COUNT(*)查總行數(shù),會掃全表,這里只是為了演示):

SELECT COUNT(*) FROM order_detail;
+----------+
| COUNT(*) |
+----------+
|  1000000 |
+----------+

SELECT * FROM order_detail LIMIT 5;
+----+--------+-------+---------------------+
| id | userid | money | create_time         |
+----+--------+-------+---------------------+
|  1 | 104832 |  3109 | 2013-01-01 07:40:38 |
|  2 | 138455 |  6123 | 2013-01-01 07:40:42 |
|  3 | 109967 |  7925 | 2013-01-01 07:40:46 |
|  4 | 166686 |  4307 | 2013-01-01 07:40:55 |
|  5 | 119837 |  1912 | 2013-01-01 07:40:58 |
+----+--------+-------+---------------------+

現(xiàn)在我們想取出userid=104832用戶的所有充值記錄,并按照充值時間create_time正序返回。

場景一 索引只用于WHERE子句

寫出如下SQL并EXPLAIN一下: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detail
      WHERE userid = 104832
        ORDER BY create_time;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
+------+-------------+--------------+------+---------------+--------+---------+-------+------+-----------------------------+
|    1 | SIMPLE      | order_detail | ref  | userid        | userid | 4       | const |    8 | Using where; Using filesort |
+------+-------------+--------------+------+---------------+--------+---------+-------+------+-----------------------------+

key列的值是userid,可以看出這條SQL會使用userid索引用作WHERE子句的條件過濾,而ORDER BY子句無法使用該索引,只能使用filesort來排序。這就是上文的第一個場景,整個執(zhí)行流程大致如下:

先通過userid索引找到所有滿足WHERE條件的主鍵id(注:從b+樹根節(jié)點往下找葉子節(jié)點,時間復雜度為O(logN))

再根據(jù)這些主鍵id去主鍵索引(聚簇索引))找到這幾行的數(shù)據(jù),生成一張臨時表放入排序緩沖區(qū)(時間復雜度為O(M*logN),M是臨時表緩沖區(qū)里的行數(shù))

臨時表緩沖區(qū)里的數(shù)據(jù)進行排序(時間復雜度O(M*logM),M是臨時表緩沖區(qū)里的行數(shù))

由于本例中M的值可以大概參考rows列的值8,非常小,所以整個執(zhí)行過程只花費0.00 sec

場景二 索引只用于ORDER BY子句

接下來是上文的第二種場景,索引只用于ORDER BY子句,這即是索引掃描排序
我們可以繼續(xù)使用上文的SQL,通過FORCE INDEX子句強制Optimizer使用ORDER BY子句的索引create_time: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detail
      FORCE INDEX (create_time)
        WHERE userid = 104832
          ORDER BY create_time;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
+------+-------------+--------------+-------+---------------+-------------+---------+------+--------+-------------+
|    1 | SIMPLE      | order_detail | index | NULL          | create_time | 4       | NULL | 998056 | Using where |
+------+-------------+--------------+-------+---------------+-------------+---------+------+--------+-------------+

可以看到Extra字段里的Using filesort已經(jīng)沒了,但是掃過的rows大概有998056行(準確的值應該是1000000行,InnoDB這一列只是估值)。這是因為索引用于ORDER BY子句時,會直接遍歷該索引的葉子節(jié)點鏈表,而不像第一種場景那樣從B+樹的根節(jié)點出發(fā) 往下查找。執(zhí)行流程如下:

create_time索引的第一個葉子節(jié)點出發(fā),按順序掃描所有葉子節(jié)點

根據(jù)每個葉子節(jié)點記錄的主鍵id去主鍵索引(聚簇索引))找到真實的行數(shù)據(jù),判斷行數(shù)據(jù)是否滿足WHERE子句的userid條件,若滿足,則取出并返回

整個時間復雜度是O(M*logN),M是主鍵id的總數(shù),N是聚簇索引葉子節(jié)點的個數(shù)(數(shù)據(jù)頁的個數(shù))
本例中M的值為1000000,所以整個執(zhí)行過程比第一種場景花了更多時間,同一臺機器上耗時1.34 sec

上述兩個例子恰好說明了另一個道理:在某些場景下使用filesort比不使用filesort 效率更高

場景三 索引既用于WHERE又用于ORDER BY

第三種情況發(fā)生在WHERE子句與ORDER BY子句能使用相同的索引時(如: WHERE userid > xxx ORDER BY userid),這樣就能省去第二種情況的回表查詢操作了。
因此,如果可能,設計索引時應該盡可能地同時滿足這兩種任務,這樣是最好的。 ----《高性能MySQL》

4 文件排序(filesort)

關于filesort上文其實已經(jīng)介紹過了一些。
filesort的名字起得很費解,讓人誤以為它會:將一張非常大的表放入磁盤再進行排序。其實不是這樣的,filesort僅僅是排序而已,是否會放入磁盤看情況而定(filesort is not always bad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a file is saved on disk. If the size of the data is small, it is performed in memory.)。以下是《高性能MySQL》中對filesort的介紹:

如果需要排序的數(shù)據(jù)量小于“排序緩沖區(qū)”,MySQL使用內(nèi)存進行“快速排序”操作。如果內(nèi)存不夠排序,那么MySQL會先將數(shù)據(jù)分塊,可對每個獨立的塊使用“快速排序”進行排序,再將各個塊的排序結果放到磁盤上,然后將各個排好序的塊進行“歸并排序”,最后返回排序結果。

所以filesort是否會使用磁盤取決于它操作的數(shù)據(jù)量大小。

總結來說就是,filesort排序方式來劃分 分為兩種:

1.數(shù)據(jù)量小時,在內(nèi)存中快排

2.數(shù)據(jù)量大時,在內(nèi)存中分塊快排,再在磁盤上將各個塊做歸并

數(shù)據(jù)量大的情況下涉及到磁盤io,所以效率會低一些。

根據(jù)回表查詢的次數(shù),filesort又可以分為兩種方式:

1.回表讀取兩次數(shù)據(jù)(two-pass):兩次傳輸排序

2.回表讀取一次數(shù)據(jù)(single-pass):單次傳輸排序

兩次傳輸排序

兩次傳輸排序會進行兩次回表操作:第一次回表用于在WHERE子句中篩選出滿足條件的rowid以及rowid對應的ORDER BY的列值;第二次回表發(fā)生在ORDER BY子句對指定列進行排序之后,通過rowid回表查出SELECT子句需要的字段信息。

舉個例子,我們需要從充值記錄表篩選出2018年8月11日到12日的所有userid>140000用戶的訂單的明細,并按照金額從大到小進行排序(下面只是為filesort舉例,不是一種好的實現(xiàn)):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detail
        WHERE create_time >= "2018-08-11 00:00:00" and create_time < "2018-08-12 00:00:00" and userid > 140000
            order by money desc;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
+------+-------------+--------------+-------+--------------------+-------------+---------+------+------+-----------------------------+
|    1 | SIMPLE      | order_detail | range | userid,create_time | create_time | 4       | NULL |    1 | Using where; Using filesort |
+------+-------------+--------------+-------+--------------------+-------------+---------+------+------+-----------------------------+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這個SQL的執(zhí)行過程:

利用create_time索引,對滿足WHERE子句create_time >= "2018-08-11 00:00:00" and create_time < "2018-08-12 00:00:00"的rowid進行回表(第一次回表),回表之后可以拿到該rowid對應的userid,若userid滿足userid > 140000的條件時,則將該行的rowid,money(ORDER BY的列)放入排序緩沖區(qū)。

若排序緩沖區(qū)能放下所有rowid, money對,則直接在排序緩沖區(qū)(內(nèi)存)進行快排。

若排序緩沖區(qū)不能放下所有rowid, money對,則分塊快排,將塊存入臨時文件(磁盤),再對塊進行歸并排序。

遍歷排序后的結果,對每一個rowid按照排序后的順序進行回表操作(第二次回表),取出SELECT子句需要的所有字段。

熟悉計算機系統(tǒng)的人可以看出,第二次回表會表比第一次回表的效率低得多,因為第一次回表幾乎是順序I/O;而由于rowid是根據(jù)money進行排序的,第二次回表會按照rowid亂序去讀取行記錄,這些行記錄在磁盤中的存儲是分散的,每讀一行 磁盤都可能會產(chǎn)生尋址時延(磁臂移動到指定磁道)+旋轉時延(磁盤旋轉到指定扇區(qū)),這即是隨機I/O

所以為了避免第二次回表的隨機I/O,MySQL在4.1之后做了一些改進:在第一次回表時就取出此次查詢用到的所有列,供后續(xù)使用。我們稱之為單次傳輸排序。

單次傳輸排序(MySQL4.1之后引入)

還是上面那條SQL,我們再看看單次傳輸排序的執(zhí)行過程:

利用create_time索引,對滿足WHERE子句create_time >= "2018-08-11 00:00:00" and create_time < "2018-08-12 00:00:00"的rowid進行回表(第一次回表),回表之后可以拿到改rowid對應的userid,若userid滿足userid > 140000的條件時,則將此次查詢用到該行的所有列(包括ORDER BY列)取出作為一個數(shù)據(jù)元組(tuple),放入排序緩沖區(qū)。

若排序緩沖區(qū)能放下所有tuples,則直接在排序緩沖區(qū)(內(nèi)存)進行快排。

若排序緩沖區(qū)不能放下所有tuples,則分塊快排,將塊存入臨時文件(磁盤),再對塊進行歸并排序。

遍歷排序后的每一個tuple,從tuple中取出SELECT子句需要所有字段。

單次傳輸排序的弊端在于會將所有涉及到的列都放入排序緩沖區(qū),排序緩沖區(qū)一次能放下的tuples更少了,進行歸并排序的概率增大。列數(shù)據(jù)量越大,需要的歸并路數(shù)更多,增加了額外的I/O開銷。所以列數(shù)據(jù)量太大時,單次傳輸排序的效率可能還不如兩次傳輸排序。

當然,列數(shù)據(jù)量太大的情況不是特別常見,所以MySQL的filesort會盡可能使用單次傳輸排序,但是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發(fā)生,MySQL做了以下限制:

所有需要的列或ORDER BY的列只要是BLOB或者TEXT類型,則使用兩次傳輸排序。

所有需要的列和ORDER BY的列總大小超過max_length_for_sort_data字節(jié),則使用兩次傳輸排序。

我們開發(fā)者也應該盡可能讓filesort使用單次傳輸排序,不過EXPLAIN不會告訴我們這個信息,所以我們只能肉眼檢查各列的大小看看是否會觸發(fā)上面兩個限制 導致兩次傳輸排序的發(fā)生。

5 補充說明

如第3小節(jié)所述,既然filesort的效率未必比索引掃描排序低,為什么很多人會想避免filesort呢?
谷歌一下using filesort,幾乎都是"如何避免filesort"相關的內(nèi)容。:

這是因為通常ORDER BY子句會與LIMIT子句配合,只取出部分行。如果只是為了取出top1的行 卻對所有行進行排序,這顯然不是一種高效的做法。這種場景下 按順序取的索引掃描排序可能會比filesort擁有更好性能(當然也有例外)。

Whether the optimizer actually does so depends on whether reading the index is more efficient than a table scan if columns not in the index must also be read.

官方文檔告訴我們optimizer會幫我們選擇一種高效的ORDER BY方式。
但也不能完全依賴optimizer的判斷,這時合理建立索引、引導它使用指定索引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6 參考資料

MySQL 8.0 Reference Manual :: 8.2.1.14 ORDER BY Optimization
《高性能MySQL》
Sergey Petrunia"s blog ? How MySQL executes ORDER BY
MySQL filesort algorithms - Valinv
MySQL技術內(nèi)幕:InnoDB存儲引擎(第2版)
B+ Tree Visualization
B+ Trees(pdf)
MySQL :: MySQL 8.0 Reference Manual :: 8.8.2 EXPLAIN Output Format
What do Clustered and Non clustered index actually mean? - Stack Overflow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guī)行為,您可以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29210.html

相關文章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

最新活動
閱讀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