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的異步方法無外乎回調函數和。當然,對這個新特性也有一定的擔心,體現在他使得異步代碼變的不再明顯,我們好不容易已經學會并習慣了使用回調函數或者來處理異步。
自從Node的7.6版本,已經默認支持async/await特性了。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過他,或者對他的用法不太了解,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為什么這個特性“不容錯過”。本文輔以大量實例,相信你能很輕松的看懂,并了解Javascript處理異步的一大殺器。
文章靈感和內容借鑒了6 Reasons Why JavaScript’s Async/Await Blows Promises Away (Tutorial),英文好的同學可以直接戳原版參考。
初識Async/await對于還不了解Async/await特性的同學,下面一段是一個“速成”培訓。
Async/await 是Javascript編寫異步程序的新方法。以往的異步方法無外乎回調函數和Promise。但是Async/await建立于Promise之上。對于Javascript處理異步,是個老生常談卻歷久彌新的話題:
從最早的回調函數,到 Promise 對象,再到 Generator 函數,每次都有所改進,但又讓人覺得不徹底。它們都有額外的復雜性,都需要理解抽象的底層運行機制。
異步編程的最高境界,就是根本不用關心它是不是異步。
async 函數就是隧道盡頭的亮光,很多人認為它是異步操作的終極解決方案。
Async/await語法試想一下,我們有一個getJSON方法,該方法發送一個異步請求JSON數據,并返回一個promise對象。這個promise對象的resolve方法傳遞異步獲得的JSON數據。具體例子的使用如下:
const makeRequest = () => getJSON()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return "done" }) makeRequest()
在使用async/await時,寫法如下: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console.log(await getJSON()) return "done" } makeRequest()
對比兩種寫法,針對第二種,我需要進一步說明:
1)第二種寫法(使用async/await),在主體函數之前使用了async關鍵字。在函數體內,使用了await關鍵字。當然await關鍵字只能出現在用async聲明的函數體內。該函數會隱式地返回一個Promise對象,函數體內的return值,將會作為這個Promise對象resolve時的參數。
可以使用then方法添加回調函數。當函數執行的時候,一旦遇到await就會先返回,等到異步操作完成,再接著執行函數體內后面的語句。
2)示例中,await getJSON() 說明console.log的調用,會等到getJSON()返回的promise對象resolve之后觸發。
我們在看一個例子加強一下理解,該例子取自阮一峰大神的《ECMAScript 6 入門》一書:
function timeout(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ms); }); } async function asyncPrint(value, ms) { await timeout(ms); console.log(value); } asyncPrint("hello world", 50);
上面代碼指定50毫秒以后,輸出hello world。
Async/await究竟好在哪里?那么,同樣是處理異步操作,Async/await究竟好在哪里呢?
我們總結出以下6點。
我們看一下上面兩處代碼的代碼量,就可以直觀地看出使用Async/await對于代碼量的節省是很明顯的。對比Promise,我們不需要書寫.then,不需要新建一個匿名函數處理響應,也不需要再把數據賦值給一個我們其實并不需要的變量。同樣,我們避免了耦合的出現。這些看似很小的優勢其實是很直觀的,在下面的代碼示例中,將會更加放大。
錯誤處理Error handlingAsync/await使得處理同步+異步錯誤成為了現實。我們同樣使用try/catch結構,但是在promises的情況下,try/catch難以處理在JSON.parse過程中的問題,原因是這個錯誤發生在Promise內部。想要處理這種情況下的錯誤,我們只能再嵌套一層try/catch,就像這樣:
const makeRequest = () => { try { getJSON() .then(result => { // this parse may fail const data = JSON.parse(result) console.log(data) }) // uncomment this block to handle asynchronous errors // .catch((err) => { // console.log(err) // })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
但是,如果用async/await處理,一切變得簡單,解析中的錯誤也能輕而易舉的解決: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try { // this parse may fail const data = JSON.parse(await getJSON()) console.log(data)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條件判別Conditionals
想象一下這樣的業務需求:我們需要先拉取數據,然后根據得到的數據判斷是否輸出此數據,或者根據數據內容拉取更多的信息。如下: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getJSON() .then(data => { if (data.needsAnotherRequest) { return makeAnotherRequest(data) .then(moreData => { console.log(moreData) return moreData }) } else { console.log(data) return data } }) }
這樣的代碼會讓我們看的頭疼。這這么多層(6層)嵌套過程中,非常容易“丟失自我”。
使用async/await,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寫出可讀性更高的代碼: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const data = await getJSON() if (data.needsAnotherRequest) { const moreData = await makeAnotherRequest(data); console.log(moreData) return moreData } else { console.log(data) return data } }中間值Intermediate values
一個經常出現的場景是,我們先調起promise1,然后根據返回值,調用promise2,之后再根據這兩個Promises得值,調取promise3。使用Promise,我們不難實現: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promise1() .then(value1 => { // do something return promise2(value1) .then(value2 => { // do something return promise3(value1, value2) }) }) }
如果你難以忍受這樣的代碼,我們可以優化我們的Promise,方案是使用Promise.all來避免很深的嵌套。
就像這樣: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promise1() .then(value1 => { // do something return Promise.all([value1, promise2(value1)]) }) .then(([value1, value2]) => { // do something return promise3(value1, value2) }) }
Promise.all這個方法犧牲了語義性,但是得到了更好的可讀性。
但是其實,把value1 & value2一起放到一個數組中,是很“蛋疼”的,某種意義上也是多余的。
同樣的場景,使用async/await會非常簡單: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const value1 = await promise1() const value2 = await promise2(value1) return promise3(value1, value2) }錯誤堆棧信息Error stacks
想象一下我們鏈式調用了很多promises,一級接一級。緊接著,這條promises鏈中某處出錯,如下: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 throw new Error("oops"); }) } makeRequest()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output // Error: oops at callAPromise.then.then.then.then.then (index.js:8:13) })
此鏈條的錯誤堆棧信息并沒用線索指示錯誤到底出現在哪里。更糟糕的事,他還會誤導開發者:錯誤信息中唯一出現的函數名稱其實根本就是無辜的。
我們再看一下async/await的展現: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throw new Error("oops"); } makeRequest()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output // Error: oops at makeRequest (index.js:7:9) })
也許這樣的對比,對于在本地開發階段區別不是很大。但是想象一下在服務器端,線上代碼的錯誤日志情況下,將會變得非常有意義。你一定會覺得上面這樣的錯誤信息,比“錯誤出自一個then的then的then。。。”有用的多。
調試Debugging最后一點,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使用async/await來debug會變得非常簡單。
在一個返回表達式的箭頭函數中,我們不能設置斷點,這就會造成下面的局面: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callAPromise() .then(()=>callAPromise()) .then(()=>callAPromise()) .then(()=>callAPromise()) .then(()=>callAPromise()) }
我們無法在每一行設置斷點。但是使用async/await時: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總結
Async/await是近些年來JavaScript最具革命性的新特性之一。他讓讀者意識到使用Promise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供了自身來代替Promise的方案。
當然,對這個新特性也有一定的擔心,體現在:
他使得異步代碼變的不再明顯,我們好不容易已經學會并習慣了使用回調函數或者.then來處理異步。新的特性當然需要時間成本去學習和體會;
退回來說,熟悉C#語言的程序員一定會懂得這些學習成本是完全值得的。
Happy Coding!
PS: 作者Github倉庫,歡迎通過代碼各種形式交流。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50684.html
摘要:以往的異步方法無外乎回調函數和。當然,對這個新特性也有一定的擔心,體現在他使得異步代碼變的不再明顯,我們好不容易已經學會并習慣了使用回調函數或者來處理異步。 自從Node的7.6版本,已經默認支持async/await特性了。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過他,或者對他的用法不太了解,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為什么這個特性不容錯過。本文輔以大量實例,相信你能很輕松的看懂,并了解Javascript處理異步的...
摘要:的翻譯文檔由的維護很多人說,阮老師已經有一本關于的書了入門,覺得看看這本書就足夠了。前端的異步解決方案之和異步編程模式在前端開發過程中,顯得越來越重要。為了讓編程更美好,我們就需要引入來降低異步編程的復雜性。 JavaScript Promise 迷你書(中文版) 超詳細介紹promise的gitbook,看完再不會promise...... 本書的目的是以目前還在制定中的ECMASc...
摘要:之前我們已經開發過一款小程序適用的音樂庫,這次開發網易云音樂庫的原因是音樂庫在小程序中環境下無法使用小程序提供的背景音頻播放器播放的問題網易云的加密算法真的比其他幾家復雜太多了。。。 之前我們已經開發過一款小程序適用的qq音樂api庫https://github.com/FisherWY/Q...,這次開發網易云音樂api庫的原因是qq音樂api庫在小程序中iOS環境下無法使用小程序提...
摘要:示例運行函數彈出彈出函數接收參數,返回值。其中,返回一個對象,是的返回值,代表函數是否執行完成。 ES6特性介紹(下) ES6新的標準,新的語法特征:1、變量/賦值2、函數3、數組/json4、字符串5、面向對象6、Promise7、generator8、ES7:async/await 《【Web全棧課程二】ES6特性介紹(上)》見:https://segmentfault.com/a...
閱讀 2821·2023-04-25 15:01
閱讀 3082·2021-11-23 10:07
閱讀 3369·2021-10-12 10:12
閱讀 3459·2021-08-30 09:45
閱讀 2198·2021-08-20 09:36
閱讀 3587·2019-08-30 12:59
閱讀 2437·2019-08-26 13:52
閱讀 936·2019-08-26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