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隊列鎖就是將線程組織成一個隊列,讓每個線程在不同的存儲單元上旋轉,從而降低一致性流量。隊列鎖隊列鎖表示為對象的鏈表,每個線程通過一個線程局部變量指向其前驅。
編寫高效的并發程序,需要對互斥問題重新研究,設計出適用于多線程的互斥協議。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不能獲得鎖,應該怎么做?
旋轉:繼續進行嘗試,如自旋鎖,延遲較短;
阻塞:掛起自己,請求調度器切換到另一個線程,代價較大。
綜合來看,先旋轉一小段時間再阻塞,是種不錯的選擇。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接口提供了lock()和unlock()兩個重要的方法,用于解決實際互斥問題。
Lock mutex = new MyLock(); mutex.lock(); try { do something } finally { mutex.unlock(); }測試-設置鎖
測試-設置來源于getAndSet()操作,通過一個原子布爾型狀態變量的值判斷當前鎖的狀態。若為true表示鎖忙,若為false表示鎖空閑。
public class TASLock { AtomicBoolean state = new AtomicBoolean(false); public void lock() { while (state.getAndSet(true)) { ; } } public void unlock() { state.set(false); } }測試-測試-設置鎖
TTASLock是升級版的TASLock算法,沒有直接調用getAndSet()方法,而是在鎖看起來空閑(state.get()返回false)時才調用。
public class TTASLock { AtomicBoolean state = new AtomicBoolean(false); public void lock() { while (true) { while (state.get()) { ; } if (! state.getAndSet(true)) { return; } } } public void unlock() { state.set(false); } }
這兩個算法都能保證無死鎖的互斥,但是TTASLock的性能會比TASLock高許多。
可以從計算機系統結構的高速緩存和局部性來解釋這個問題,每個處理器都有一個cache,cache的訪問速度比內存快好幾個數量級。當cache命中時,會立即加載這個值;當cache缺失時,會在內存或兩一個處理器的cache中尋找這個數據。尋找的過程比較漫長,處理器在總線上廣播這個地址,其他處理器監聽總線。若其他處理器在自己的cache中發現這個地址,則廣播該地址及其值來做出響應。若所有處理器都沒發現這個地址,則以內存地址及其所對應的值進行響應。
getAndSet()的直接調用讓TASLock性能損失許多:
getAndSet()的調用實質是總線上的一個廣播,這個調用將會延遲所有的線程,因為所有線程都要通過監聽總線通信。
getAndSet()的調用會更新state的值,即使值仍為true,但是其他處理器cache中的鎖副本將會被丟棄,從而導致cache缺失。
當持有鎖的線程試圖釋放鎖時可能被延遲,因為總線被正在自旋的線程獨占。
與此相反,對于TTASLock算法采用的是本地旋轉(線程反復地重讀被緩存的值而不是反復地使用總線),線程A持有鎖時,線程B嘗試獲得鎖,但線程B只會在第一次讀鎖是cache缺失,之后每次cache命中不產生總線流量。
那么缺點來了,TTASLock釋放鎖時,會使各自旋線程處理器中的cache副本立即失效,這些線程會重新讀取這個值,造成總線流量風暴。
指數后退鎖對于TTASLock算法,當鎖看似空閑(state.get()返回false)時,存在高爭用(多個線程試圖同時獲取一個鎖)的可能。高爭用意味著獲取鎖的可能性小,并且會造成總線流量增加。線程在重試之前回退一段時間是種不錯的選擇。
這里實現的指數回退算法的回退準則是,不成功嘗試的次數越多,發生爭用的可能性就越高,線程需要后退的時間就應越長。
public class BackoffLock { private AtomicBoolean state = new AtomicBoolean(fals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IN_DELAY = 1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DELAY = 100; public void lock() { Backoff backoff = new Backoff(MIN_DELAY, MAX_DELAY); while (true) { while (state.get()) { ; } if (! state.getAndSet(true)) { return; } else { backoff.backoff(); } } } public void unlock() { state.set(false); } } class Backoff { private final int minDelay, maxDelay; int limit; final Random random; public Backoff(int min, int max) { minDelay = min; maxDelay = max; limit = minDelay; random = new Random(); } public void backoff() { int delay = random.nextInt(limit); limit = Math.min(maxDelay, 2 * limit); try { Thread.sleep(delay);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
指數后退算法解決了TTASLock釋放鎖時的高爭用問題,但是它的性能與minDelay和maxDelay的選取密切相關,并且很難找到一個通用兼容的值。
另外,BackoffLock算法還有兩個問題:
cache一致性流量:所有線程都在同一個共享存儲單元上旋轉;
臨界區利用率低:后退時間無法確定,線程延遲可能過長。
基于數組的鎖下面的這些是隊列鎖,名字看上去奇形怪狀的,其實是發明者名字的首字母。隊列鎖就是將線程組織成一個隊列,讓每個線程在不同的存儲單元上旋轉,從而降低cache一致性流量。
基于循環數組實現隊列鎖ALock,每個線程檢測自己的slot對應的flag[]域來判斷是否輪到自己。
一個線程想獲得鎖,就要調用lock()方法,獲得自增tail獲得分配的slot號,然后等待這個slot空閑;當釋放鎖時,就要阻塞當前slot,然后讓下一個slot可運行。
當flag[i]為true時,那么這個線程就有權獲得鎖。任意時刻的flag[]數組中,應該只有一個slot的值為true。
public class ALock { ThreadLocalmySlotIndex = new ThreadLocal (); AtomicInteger tail; volatile boolean [] flag; int size; public ALock() { size = 100; tail = new AtomicInteger(0); flag = new boolean[size]; flag[0] = true; } public void lock() { int slot = tail.getAndIncrement() % size; mySlotIndex.set(slot); while (! flag[slot]) { ; } } public void unlock() { int slot = mySlotIndex.get(); flag[slot] = false; flag[(slot + 1) % size] = true; } }
mySlotIndex是線程的局部變量,只能被一個線程訪問,每個線程都有自己獨立初始化的副本。不需要保存在共享存儲器,不需要同步,不會產生一致性流量。使用get()和set()方法來訪問局部變量的值。
tail是常規變量,域被所有的線程共享,支持原子操作。
數組flag[]也是被多個線程共享的,但是每個線程都是在一個數組元素的本地cache副本上旋轉。
ALock對BackoffLock的改進:在多個共享存儲單元上旋轉,將cache無效性降到最低;把一個線程釋放鎖和另一個線程獲得該鎖之間的時間間隔最小化;先來先服務的公平性。但是,數組的大小至少與最大的并發線程數相同,并不是空間有效的,當并發線程最大個數為n時,同步L個不同對象就需要O(Ln)大小的空間。
CLH隊列鎖CLH隊列鎖表示為QNode對象的鏈表,每個線程通過一個線程局部變量pred指向其前驅。每個線程通過檢測前驅結點的locked域來判斷是否輪到自己。如果該域為true,則前驅線程要么已經獲得鎖要么正在等待鎖;如果該域為false,則前驅進程已釋放鎖,輪到自己了。正常情況下,隊列鏈中只有一個結點的locked域為false。
當一個線程調用lock()方法想獲得鎖時,將自己的locked域置為true,表示該線程不準備釋放鎖,然后并將自己的結點加入到隊列鏈尾部。最后就是在前驅的locked域上旋轉,等待前驅釋放鎖。當這個線程調用unlock()方法要釋放鎖時,線程要將自己的locked域置為false,表示已經釋放鎖,然后將前驅結點作為自己的新結點以便日后訪問。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要在釋放鎖時做myNode.set(myPred.get())這個處理呢?假設線程A釋放鎖,A的后繼結點為B,如果不使用這種處理方式,A在釋放鎖后馬上申請鎖將自己的locked域置為true,整個動作在B檢測到前驅A釋放鎖之前,那么將發生死鎖。
public class CLHLock { AtomicReferencetail; ThreadLocal myPred; ThreadLocal myNode; public CLHLock() { tail = new AtomicReference (new QNode()); myPred = new ThreadLocal () { protected QNode initialValue() { return null; } }; myNode = new ThreadLocal () { protected QNode initialValue() { return new QNode(); } }; } public void lock() { QNode qnode = myNode.get(); qnode.locked = true; QNode pred = tail.getAndSet(qnode); myPred.set(pred); while (pred.locked) { ; } } public void unlock() { QNode qnode = myNode.get(); qnode.locked = false; myNode.set(myPred.get()); } class QNode { boolean locked = false; } }
如果最大線程數為n,有L個不同對象,那么CLHLock只需要O(L+n)空間。比ALock所需空間少,并且不需要知道可能使用鎖的最大線程數量。但是,在無cache的系統上性能較差,因為一次要訪問兩個結點,若這兩個結點內存位置較遠,性能損失會很大。
MCS隊列鎖MCS隊列鎖通過檢測自己所在結點的locked的值來判斷是否輪到自己,等待這個域被前驅釋放鎖時改變。
線程若要獲得鎖,需把自己結點添加到鏈表的尾部。若隊列鏈表原先為空,則獲得鎖。否則,將前驅結點的next域指向自己,在自己的locked域上自旋等待,直到前驅將該域置為false。線程若要釋放鎖,判斷是否在隊尾,如果是只需將tail置為null,如果不是需將后繼的locked域置為false且將自己結點的next域置為默認的null。注意在隊尾的情況,可能有個線程正在獲得鎖,要等一下變為后一種情況。
public class MCSLock { AtomicReferencetail; ThreadLocal myNode; public MCSLock() { tail = new AtomicReference (null); myNode = new ThreadLocal () { protected QNode initialValue() { return new QNode(); } }; } public void lock() { QNode qnode = myNode.get(); QNode pred = tail.getAndSet(qnode); if (pred != null) { qnode.locked = true; pred.next = qnode; while (qnode.locked) { ; } } } public void unlock() { QNode qnode = myNode.get(); if (qnode.next == null) { if (tail.compareAndSet(qnode, null)) { return; } while (qnode.next == null) { ; } } qnode.next.locked = false; qnode.next = null; } class QNode { boolean locked = false; QNode next = null; } }
結點能被重復使用,該鎖的空間復雜度為O(L+n)。MCSLock算法適合無cache的系統結構,因為每個線程只需控制自己自旋的存儲單元。但是,釋放鎖也需要旋轉,另外讀寫比較次數比CLHLock多。
時限隊列鎖Lock接口中有個一個tryLock()方法,可以指定一個時限(獲得鎖可等待的最大時間),若獲得鎖超時則放棄嘗試。最后返回一個布爾值說明鎖是否申請成功。
時限隊列鎖TOLock是基于CLHLock類的,鎖是一個結點的虛擬隊列,每個結點在它的前驅結點上自旋等待鎖釋放。但是當這個線程超時時,不能簡單的拋棄它的隊列結點,而是將這個結點標記為已廢棄,這樣它的后繼們(如果有)就會注意到這個結點已放棄,轉而在放棄結點的前驅上自旋。為了保證隊列鏈表的連續性,每次申請鎖都會new一個QNode。
時限隊列鎖結點的域pred會特殊一點,它有3種類型的取值:
null:初始狀態,未獲得鎖或已釋放鎖;
AVAILABLE:一個靜態結點,表示對應結點已釋放鎖,申請鎖成功;
QNode:pred域為null的前驅結點,表示對應結點因超時放棄鎖請求,在放棄請求時才會設置這個值。
申請鎖時,創建一個pred域為null的新結點并加入到鏈表尾部,若原先鏈表為空或前驅結點已釋放鎖,則獲得鎖。否則,在嘗試時間內,找到pred域為null的前驅結點,等待它釋放鎖。若在等待前驅結點釋放鎖的過程中超時,就嘗試從鏈表中刪除這個結點,要分這個結點是否有后繼兩種情況。
釋放鎖時,檢查該結點是否有后繼,若無后繼可直接把tail設置為null,否則將該結點的pred域指向AVAILABLE。
public class TOLock { static QNode AVAILABLE = new QNode(); AtomicReferencetail; ThreadLocal myNode; public TOLock() { tail = new AtomicReference (null); myNode = new ThreadLocal (); } public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patience = TimeUnit.MILLISECONDS.convert(time, unit); QNode qnode = new QNode(); myNode.set(qnode); qnode.pred = null; QNode myPred = tail.getAndSet(qnode); if (myPred == null || myPred.pred == AVAILABLE) { return true; } whil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 patience) { QNode predPred = myPred.pred; if (predPred == AVAILABLE) { return true; } else { if (predPred != null) { myPred = predPred; } } } if (! tail.compareAndSet(qnode, myPred)) { qnode.pred = myPred; } return false; } public void unlock() { QNode qnode = myNode.get(); if (! tail.compareAndSet(qnode, null)) { qnode.pred = AVAILABLE; } } static class QNode { public QNode pred = null; } }
優點:同CLHLock。
缺點:每次申請鎖都要分配一個新結點,在鎖上旋轉的線程可能要回溯一個超時結點鏈。
上面實現的這些鎖算法不支持重入。我們可以使用銀行轉賬的例子來測試一下鎖的效果,任意賬戶間可以隨意轉賬,鎖生效時所有賬戶的總金額是不變的。完整的算法實現和測試代碼在這里。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65777.html
摘要:有可能,會造成優先級反轉或者饑餓現象。悲觀鎖在中的使用,就是利用各種鎖。對于而言,其是獨享鎖。偏向鎖,顧名思義,它會偏向于第一個訪問鎖的線程,大多數情況下鎖不僅不存在多線程競爭,而且總是由同一線程多次獲得。 理解鎖的基礎知識 如果想要透徹的理解java鎖的來龍去脈,需要先了解以下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之一:鎖的類型 按照其性質分類 公平鎖/非公平鎖 公平鎖是指多個線程按照申請鎖的順序來獲...
摘要:當前線程使用將對象頭的替換為鎖記錄指針,如果成功,當前線程獲得鎖如果失敗,表示其他線程競爭鎖,當前線程便嘗試使用自旋來獲取鎖。重量級鎖是悲觀鎖的一種,自旋鎖輕量級鎖與偏向鎖屬于樂觀鎖。 操作系統在面對線程間同步的時候,會支持例如semaphore信號量和mutex互斥量等同步原語,而monitor是在編程語言中被實現的,下面介紹一下java中monitor(監視器/管程:管理共享變量以...
摘要:本文旨在對鎖相關源碼本文中的源碼來自使用場景進行舉例,為讀者介紹主流鎖的知識點,以及不同的鎖的適用場景。中,關鍵字和的實現類都是悲觀鎖。自適應意味著自旋的時間次數不再固定,而是由前一次在同一個鎖上的自旋時間及鎖的擁有者的狀態來決定。 前言 Java提供了種類豐富的鎖,每種鎖因其特性的不同,在適當的場景下能夠展現出非常高的效率。本文旨在對鎖相關源碼(本文中的源碼來自JDK 8)、使用場景...
摘要:公平鎖非公平鎖公平鎖公平鎖是指多個線程按照申請鎖的順序來獲取鎖。加鎖后,任何其他試圖再次加鎖的線程會被阻塞,直到當前進程解鎖。重量級鎖會讓其他申請的線程進入阻塞,性能降低。 Java 中15種鎖的介紹 在讀很多并發文章中,會提及各種各樣鎖如公平鎖,樂觀鎖等等,這篇文章介紹各種鎖的分類。介紹的內容如下: 公平鎖 / 非公平鎖 可重入鎖 / 不可重入鎖 獨享鎖 / 共享鎖 互斥鎖 / 讀...
摘要:作用是存儲獲取鎖失敗的阻塞線程。獨占模式下,鎖是線程獨占的,而共享模式下,鎖是可以被多個線程占用的。等方法就是讓線程阻塞加入隊列喚醒線程等。該方法其實就是自旋嘗試獲取鎖或阻塞線程子類實現決定。 AQS,全稱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Concurrent包鎖的核心,沒有AQS就沒有Java的Concurrent包。它到底是個什么,我們來看看源碼的第一段注解是...
閱讀 2876·2021-10-08 10:12
閱讀 3977·2021-09-22 15:45
閱讀 2566·2019-08-30 15:52
閱讀 2634·2019-08-29 18:44
閱讀 2655·2019-08-29 12:37
閱讀 1164·2019-08-26 13:36
閱讀 2569·2019-08-26 13:34
閱讀 1483·2019-08-26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