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做一個微信預約洗車的項目,其中有個功能是預約完成后給用戶發一個模板消息,發送模板消息需要以及格式的消息內容,接口如下。關于微信的介紹是公眾號的全局唯一票據,公眾號調用各接口時都需使用。
最近在做一個微信預約洗車的項目,其中有個功能是預約完成后給用戶發一個模板消息,發送模板消息需要AccessToken以及json格式的消息內容,接口如下。
發送模板消息
接口調用請求說明
http請求方式: POST https://api.weixin.qq.com/cgi-bin/message/template/send?access_token=ACCESS_TOKENPOST數據說明
POST數據示例如下:
{ "touser":"OPENID", "template_id":"ngqIpbwh8bUfcSsECmogfXcV14J0tQlEpBO27izEYtY", "url":"http://weixin.qq.com/download", "data":{ "first": { "value":"恭喜你購買成功!", "color":"#173177" }, "keynote1":{ "value":"巧克力", "color":"#173177" }, "keynote2": { "value":"39.8元", "color":"#173177" }, "keynote3": { "value":"2014年9月22日", "color":"#173177" }, "remark":{ "value":"歡迎再次購買!", "color":"#173177" } } }返回碼說明
在調用模板消息接口后,會返回JSON數據包。正常時的返回JSON數據包示例:
{ "errcode":0, "errmsg":"ok", "msgid":200228332 }
我而同事已經寫過這個功能了,索性就直接拿來用了。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第一次可以成功發送模板消息,第二次就返回 errcode 40001,token驗證失敗。
關于微信AccessToken的介紹:
access_token是公眾號的全局唯一票據,公眾號調用各接口時都需使用access_token。開發者需要進行妥善保存。access_token的存儲至少要保留512個字符空間。access_token的有效期目前為2個小時,需定時刷新,重復獲取將導致上次獲取的access_token失效。(注:獲取access_token接口的每日調用限額為2000次)
初步懷疑是不是別的地方更新了AccessToken,于是我打開他的代碼,如下(偽代碼):
public String getAccessToken(){ String token = (String)request.getSession().get(Const.ACCESS_TOKEN); if(token 為空){ toekn = getTokenFormWx(); request.getSession().add(Const.ACCESS_TOKEN,token). return token; } return token; }
這樣寫看起來好像沒什么問題,也不是每次都去獲取一個新的access_token。但他忽略了一點,session并不是只有一份的,系統為每個會話都創建一個多帶帶的session,最后調用getAccessToken的會話讓其他會話的session中的access_token都失效了。
我決定動手把代碼修改了一下,因為access_token的有效時間是7200秒,當時想著也放在redis里面好了,可以利用redis的自動過期來保證access_token的有效性,但是項目中沒有使用redis,加進來也是大材小用了,最后想想還是放在了ServletContext里面。
ServletContext,是一個全局的儲存信息的空間,服務器開始,其就存在,服務器關閉,其才釋放。request,一個用戶可有多個;session,一個用戶一個;而servletContext,所有用戶共用一個。所以,為了節省空間,提高效率,ServletContext中,要放必須的、重要的、所有用戶需要共享的線程又是安全的一些信息。
于是就有了下面這段代碼(偽)
public String getAccessToken(){ MapcacheMap = request.getServletContext().getAttr(Const.WX_TOKEN_MAP); if(cacheMap==nul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Date)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TIME).getTime()>1000*7000){ cacheMap = new HashMap<>(); String token = getTokenFormWx(); if(token 為空){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AccessToken is null"); } cacheMap.put(Const.WX_TOKEN_VAL,token); cacheMap.put(Const.WX_TOKEN_TIME,new Date()); } return (String)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VAL); }
這樣看起來好像是比之前的代碼好了一點,不會為沒一個會話都創建一個access_token,而且保證了時效性。但其實還是存在一點問題的,假如有兩個線程同時調用了這一個方法,其中第一個線程進了if在調用getTokenFormWx()的時候因為網絡或者其他原因等在這里了,第二個線程來了還是進了if,并且成功的調用getTokenFormWx()返回了token給調用者處理業務邏輯,這時候第一個線程執行完畢,刷新了token,這樣就導致了第二個線程的token已經失效,在處理業務邏輯的時候必然失敗。
我們有沒有辦法避免這個問題呢?當然是有的。
你想我直接使用synchronized好了,加在方法上,這樣就不會錯了。于是方法就變成了這樣
public synchronized String getAccessToken(){ MapcacheMap = request.getServletContext().getAttr(Const.WX_TOKEN_MAP); if(cacheMap==nul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Date)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TIME).getTime()>1000*4800){ cacheMap = new HashMap<>(); String token = getTokenFormWx(); if(token 為空){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AccessToken is null"); } cacheMap.put(Const.WX_TOKEN_VAL,token); cacheMap.put(Const.WX_TOKEN_TIME,new Date()); } return (String)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VAL); }
這樣是能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代價也太大了,每一個線程想要獲取這個token就得等其他線程全部獲取完才能拿到,大大降低了效率,不可行的。所以再次改動代碼,變成了下面這樣。
public String getAccessToken(){ MapcacheMap = request.getServletContext().getAttr(Const.WX_TOKEN_MAP); if(cacheMap==nul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Date)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TIME).getTime()>1000*4800){ synchronized(this){ if(cacheMap==nul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Date)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TIME).getTime()>1000*4800){ cacheMap = new HashMap<>(); String token = getTokenFormWx(); if(token 為空){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AccessToken is null"); } cacheMap.put(Const.WX_TOKEN_VAL,token); cacheMap.put(Const.WX_TOKEN_TIME,new Date()); } } } return (String)cacheMap.get(Const.WX_TOKEN_VAL); }
當第一個線程進了if之后,執行synchronized里面的代碼,等待在了getTokenFormWx(),第二個線程也進了if,但由于加了synchronized,所以會等待在那里,等第一個線程處理完它才能執行,第一個線程執行完畢之后返回token去執行業務邏輯,第二個線程進入synchronized代碼塊,執行這里面的if判斷,由于第一個線程已經成功獲取token并且刷新了ServletContext中的cacheMap,條件已經不滿足,所以第二個線程是無法執行這個if里面的代碼了,到此我們就設計了一個線程安全的獲取access_token方案。
看樣子好像一切都ok了,但是在測試后還是會出現一樣的問題。
我又仔細檢查了兩遍代碼,還是沒有發現有問題的地方。找不到錯誤的地方,我決定開始試錯。
第一次,我把https://api.weixin.qq.com/cgi...改成https://api.weixin.qq.com/cgi...
參數access_token放入post請求參數里面,其他參數放進request body里面。
結果:第一次就返回了40001 access_token無效。
第二次,我把https://api.weixin.qq.com/cgi...改成https://api.weixin.qq.com/cgi...
參數access_token放入post請求參數里面并使用trim()去除空格,其他參數放進request body里面。
結果:第一次就返回了40001 access_token無效。
第三次,我把https://api.weixin.qq.com/cgi...
其他參數放進request body里面。
結果:一切ok。。。。
為什么會多了空格?我也很想知道,但由于調試了太久時間,已經很晚了,而第二天就是假期,所以我也就沒有深究了。
那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對ACCESS_TOKEN進行了去空格處理,為什么返回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這就得不得不說一下Http協議了,但這里不需要講太多,所以我們只說一下Http協議之請求消息Request。
客戶端發送一個HTTP請求到服務器的請求消息包括以下格式:
請求行(request line)、請求頭部(header)、空行和請求數據四個部分組成。
圖片描述
Get請求例子(java按得票排序)
GET https://segmentfault.com/t/java?type=votes HTTP/1.1 Host: segmentfault.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Cache-Control: max-age=0 Upgrade-Insecure-Requests: 1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3.0.2785.104 Safari/537.36 Core/1.53.2372.400 QQBrowser/9.5.10548.40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q=0.8 Referer: https://segmentfault.com/t/java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sdch, br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Cookie: 這個我就不貼出來了
Post請求例子(添加筆記)
POST https://segmentfault.com/api/notes/add?_=6e0a1202503bc4d86e63672cff567b81 HTTP/1.1 Host: segmentfault.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Length: 139 Accept: application/json, text/javascript, /; q=0.01 Origin: https://segmentfault.com X-Requested-With: XMLHttpRequest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3.0.2785.104 Safari/537.36 Core/1.53.2372.400 QQBrowser/9.5.10548.400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harset=UTF-8 Referer: https://segmentfault.com/record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Cookie: 這個真的不能貼 title=%E6%B5%8B%E8%AF%95%E7%AC%94%E8%AE%B0&text=%E6%B5%8B%E8%AF%95%E7%AC%94%E8%AE%B0&id=&draftId=1220000008931250&isPrivate=0&language=text
對比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get請求參數在url后面,使用?當作標志,多個參數使用&分割 類似?a=1&b=2
post參數在請求頭部空一行的后面 類似 a=1&b=2
那post提交的json串在哪個位置呢?
其實你已經知道啦,也是在請求頭部空一行的后面 不過是以json的格式,而服務器內部使用&分割參數,使得開發者可以使用getParameter獲取提交的參數,而其他類型的參數(例如json串和xml)開發者可以使用getInputStream來讀取到參數然后自己解析。
那post請求能否把參數寫在url后面呢?就像 post?a=1&b=2
答案是可以的,服務器可以成功解析到。
那get請求能把參數寫在request body里面嗎?
答案是否定的,服務器對get請求只解析url后面的,request body里面的他不關心。
那你發送模板消息的參數為什么寫在request body里面就不行呢?
我也不知道微信內部是怎么做的,但是我覺得吧,微信之所以要把access_token寫在url后面,因為這個接口request body里面是模板消息的json串 如果再把access_token加進去 數據大概會是這樣
access_toke=xxxxxxxxxxx {"touser":"OPENID","template_id":"ngqIpbwh8bUfcSsECmogfXcV14J0tQlEpBO27izEYtY", "url":"http://weixin.qq.com/download", ... }
微信方面也不好分割這個串,于是他們覺得要這個access_token寫在url后面,他們獲取到url后再手動分割處理,request body里面就只放純json串,解析起來也很方便。這就是為什么我第二次操作失敗的原因啦。
第一次寫技術類得文章,文筆不好多多見諒。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66936.html
摘要:訪問令牌為提升系統安全性,配置中心和客戶端進行安全性校驗,雙方匹配才允許通訊啟動時,優先全量加載鏡像數據到層,避免逐個請求耗時簡介是一個輕量級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擁有輕量級秒級動態推送多環境多語言配置監聽權限控制版本回滾等特性。 Release Notes 1、輕量級改造:廢棄ZK,改為 DB + 磁盤 + long polling 方案,部署更輕量,學習更簡單;集群部署更方便,與單...
摘要:第三方登錄是現在常見的登錄方式,免注冊且安全方便快捷。大部分的第三方登錄都參考了的認證方法。這里我主要總結一下第三方登錄組件的設計流程。身份認證組件,需解耦,至少要喚起登錄和登出事件。認證成功喚起登錄事件并將用戶信息傳遞出去。 第三方登錄是現在常見的登錄方式,免注冊且安全方便快捷。 本篇文章將以Github為例,介紹如何在自己的站點添加第三方登錄模塊。 OAuth2.0 OAuth(開...
摘要:基于的框架仿的社區服務端渲染,主要是為了優化以及首屏加載速度線上地址地址技術棧目錄結構配置文件封裝工具函數滾動條操作函數靜態資源實例化之前執行的插件注冊全局組件注冊全局服務端渲染時保存供服務端請求時的獲取頁面級組件首頁登錄頁未讀消 nuxt-cnode 基于vue的nuxt框架仿的cnode社區服務端渲染,主要是為了seo優化以及首屏加載速度 線上地址 http://nuxt-cnod...
摘要:源碼非常簡單談談實現的問題當請求上線文沒有如果調用會直接,這個肯定會報錯,因為上下文失敗如果設置線程隔離,這里也會報錯。導致安全上下問題傳遞不到子線程中。歡迎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的好玩實踐 背景分析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18899024?w=494&h=245); 1.客戶端攜帶認證中心發放的token,...
閱讀 2933·2021-11-04 16:06
閱讀 772·2021-09-30 09:56
閱讀 1839·2021-09-22 10:02
閱讀 2619·2019-08-29 13:43
閱讀 2214·2019-08-29 13:42
閱讀 2297·2019-08-29 12:21
閱讀 1052·2019-08-29 11:29
閱讀 1383·2019-08-26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