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的代碼運行環(huán)境賦值的結果不同。當訪問的屬性不是類型或者屬性值在被代理的對象上不存在,則拋出錯誤提示,否則就返回該屬性值。該方法可以在開發(fā)者錯誤的調用屬性時,提供提示作用。只不過目前規(guī)范還沒有很完善,使用的時候要稍加注意。
前幾篇文章中,我們主要講了merge options的一些操作。今天我們回到init方法往下講。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nitProxy(vm) } else { vm._renderProxy = vm }
上面的代碼邏輯很簡單,主要就是為Vue實例的_renderProxy屬性賦值。不同的代碼運行環(huán)境賦值的結果不同。
當前環(huán)境是開發(fā)環(huán)境,則調用initProxy方法
如果不是開發(fā)環(huán)境,則vue實例的_renderProxy屬性指向vue實例本身。
initProxy接下來看initProxy方法究竟怎么樣代理vm屬性呢?
initProxy = function initProxy (vm) { if (hasProxy) { // determine which proxy handler to use const options = vm.$options const handlers = options.render && options.render._withStripped ? getHandler : hasHandler vm._renderProxy = new Proxy(vm, handlers) } else { vm._renderProxy = vm } }
先來看hasProxy的代碼
const hasProxy = typeof Proxy !== "undefined" && Proxy.toString().match(/native code/)
從變量的名字我們知道它的作用就是判斷當前環(huán)境中Proxy是否可用。同學們如果不熟悉Proxy的用法,可以點擊這里。這個判斷方法在我們平時寫代碼中也可以進行借鑒。
回到代碼中,如果當前環(huán)境存在Proxy,則執(zhí)行塊內的語句。
const options = vm.$options const handlers = options.render && options.render._withStripped ? getHandler : hasHandler
上面兩行代碼的邏輯是,如果options上存在render屬性,且render屬性上存在_withStripped屬性,則proxy的traps(traps其實也就是自定義方法)采用getHandler方法,否則采用hasHandler方法。更多關于traps相關的內容可點擊這里。
接下來看看getHandler和hasHandler方法
const getHandler = { get (target, key) { if (typeof key === "string" && !(key in target)) { warnNonPresent(target, key) } return target[key] } }
getHandler方法主要是針對讀取代理對象的某個屬性時進行的操作。當訪問的屬性不是string類型或者屬性值在被代理的對象上不存在,則拋出錯誤提示,否則就返回該屬性值。
該方法可以在開發(fā)者錯誤的調用vm屬性時,提供提示作用。
const hasHandler = { has (target, key) { const has = key in target const isAllowed = allowedGlobals(key) || key.charAt(0) === "_" if (!has && !isAllowed) { warnNonPresent(target, key) } return has || !isAllowed } }
hasHandler方法的應用場景在于查看vm實例是否擁有某個屬性。比如調用for in循環(huán)遍歷vm實例屬性時,會觸發(fā)hasHandler方法。
首先使用in操作符判斷該屬性是否在vm實例上存在。
const has = key in target
接下來通過下列語句,看屬性名稱是否可用?
const isAllowed = allowedGlobals(key) || key.charAt(0) === "_"
allowedGlobals的定義如下
const allowedGlobals = makeMap( "Infinity,undefined,NaN,isFinite,isNaN," + "parseFloat,parseInt,decodeURI,decodeURIComponent,encodeURI,encodeURIComponent," + "Math,Number,Date,Array,Object,Boolean,String,RegExp,Map,Set,JSON,Intl," + "require" // for Webpack/Browserify )
我們結合makeMap函數(shù)一起來看
export function makeMap ( str: string, expectsLowerCase?: boolean ): (key: string) => true | void { const map = Object.create(null) const list: Array= str.split(",") for (let i = 0; i < list.length; i++) { map[list[i]] = true } return expectsLowerCase ? val => map[val.toLowerCase()] : val => map[val] }
先來分析makeMap,其作用是通過傳入的string參數(shù)來生成映射表。如傳入下列參數(shù)
"Infinity,undefined,NaN,isFinite,isNaN," ....
通過makeMap方法可以生成下面這樣的一個映射表
{ Infinity: true, undefined: true ...... }
這個方法非常有用,我們在日常寫代碼的時候也可以進行借鑒。
回到hasHandler源碼中。allowedGlobals最終存儲的是一個代表特殊屬性名稱的映射表。
所以結合has和isAllowed屬性,我們知道當讀取對象屬性時,如果屬性名在vm上不存在,且不在特殊屬性名稱映射表中,或沒有以_符號開頭。則拋出異常。
最后回到initProxy代碼中
if (hasProxy) { ... vm._renderProxy = new Proxy(vm, handlers) } else { vm._renderProxy = vm } }
如果Proxy屬性存在,則把包裝后的vm屬性賦值給_renderProxy屬性值。否則把vm是實例本身賦值給_renderProxy屬性
總結The Proxy object is used to define custom behavior for fundamental operations (e.g. property lookup, assignment, enumeration, function invocation, etc).
代理對象是es6的新特性,它主要用來自定義對象一些基本操作(如查找,賦值,枚舉等)。
我們上面講的這些代碼主要應用了lookup和enumeration部分的自定義能力。proxy是一個強大的特性,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元編程"能力。只不過目前規(guī)范還沒有很完善,使用的時候要稍加注意。最后按照我們的老規(guī)矩,以一張圖完成今天的講解。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guī)行為,您可以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94916.html
摘要:果然我們找到了的構造函數(shù)定義。告訴你是一個構造函數(shù),需要用操作符去調用。在深入方法之前,我們先把目光移到文件里在的構造函數(shù)定義之后,有一系列方法會被立即調用。下篇博文主要介紹相關的內容,涉及到原型鏈和構造函數(shù)以及部分的實現(xiàn),敬請期待 上篇博文中說到了Vue源碼的目錄結構是什么樣的,每個目錄的作用我們應該也有所了解。我們知道core/instance目錄主要是用來實例化Vue對象,所以我...
摘要:閱讀的源碼,或者說閱讀一個框架的源碼,了解它的目錄結構都是很有幫助的。人人都能懂的源碼系列文章將會詳細的介紹源碼的方方面面。 閱讀Vue的源碼,或者說閱讀一個框架的源碼,了解它的目錄結構都是很有幫助的。下面我們來看看Vue源碼的目錄結構。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bV8fLS?w=598&h=654); Vue各目錄簡介 下圖是Vue各個...
摘要:主要是通過為我們屬性添加一些自定義的行為。方法用來初始化一些生命周期相關的屬性,以及為等屬性賦值,來看源碼。名稱說明指定已創(chuàng)建的實例之父實例,在兩者之間建立父子關系。一個對象,持有已注冊過的所有子組件。 上篇文章,我們講了vm._renderProxy相關的內容。主要是通過Proxy為我們vm屬性添加一些自定義的行為。今天我們回到init方法中,為大家講解initLifecycle。i...
摘要:上一篇文章中說道,函數(shù)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說明,第一種是為基礎構造器的情況,這個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第二種情況,是創(chuàng)建的子類。表示的是當前構造器上新增的,表示的是當前構造器上新增的封裝。 上一篇文章中說道,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函數(shù)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說明,第一種是Ctor為基礎構造器的情況,這個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第二種情況...
摘要:上一篇文章中說道,函數(shù)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說明,第一種是為基礎構造器的情況,這個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第二種情況,是創(chuàng)建的子類。表示的是當前構造器上新增的,表示的是當前構造器上新增的封裝。 上一篇文章中說道,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函數(shù)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說明,第一種是Ctor為基礎構造器的情況,這個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第二種情況...
閱讀 665·2021-11-11 16:55
閱讀 2168·2021-11-11 16:55
閱讀 1961·2021-11-11 16:55
閱讀 2351·2021-10-25 09:46
閱讀 1615·2021-09-22 15:20
閱讀 2298·2021-09-10 10:51
閱讀 1714·2021-08-25 09:38
閱讀 2626·2019-08-30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