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年包月帶寬方式多帶帶從這個報價來看,阿里的單價是最低的。騰訊發起退費的當天,已使用滿整月的,按已使用整月的包月帶寬計費價格進行扣除不滿整月的,按已使用時長的按小時帶寬計費價格進行扣除。
大家好,我是小 G。
最近公司新上業務,正在做公有云廠商選型。
目前市面大廠也就那幾家,阿里、騰訊、華為、UCloud 等等,個人還是傾向阿里,畢竟國內公有云第一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有同事之前也用過騰訊和 UCloud,比較推薦。
因此,我決定對比一下阿里云、UCloud、騰訊云三家網絡帶寬產品的性能和價格來進行最終選型,希望以下內容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先做下 ping 監控,一般就是看延時、丟包、穩定性這三個指標,穩定性就是看是否存在跳 ping 現象,對比平均延時下跳 ping 的幅度怎么樣。由于公司服務器計劃放到上海,于是我測試了從北京到上海高峰期 1 小時的數據:
結果顯示,三家廠商的資源跳 ping 一般也都在 5ms 的以內,整體都比較穩定,但是騰訊跳 ping 的幅度相比起其他兩家還是大些,而 UCloud 是三家云商中相對最為穩定的。
三家廠商的計費項貌似都差不多,官網上的價格看似也相差很小。當然價格需要結合產品的售賣政策才能看出具體的差異。接下來,我將圍繞帶寬的計費方式以及帶寬升降級模式下所產生的費用進行具體對比。
多帶帶從這個報價來看,阿里的單價是最低的。但是如果購買時間大于 1 年,騰訊最便宜,小于或等于 1 年的話阿里最便宜,UCloud 的價格即使 83 折后比另外兩家也相對高一些。
Ps:阿里的計費周期是天,但是實際扣費是按照使用的小時進行扣費,所以表中阿里的單價是使用阿里文檔中心中 “帶寬按天的價格除以 24 小時”
三家也都支持按按小時的帶寬計費方式,但是騰訊的小時單價是最高的,達到了月付價格的 2 倍甚至以上,阿里的價格相對最低,達到月付價格的 1.26 倍左右,而 UCloud 則為月付價格的 1.44 倍。
為了驗證各家計費規則,舉個比較直觀點的例子,假設我先按需購買了 10 Mbps,使用 10min 后升級到 20 Mbps,使用 10min 后再降到 10 Mbps 使用到 70min 時,三家產生的實際費用分別如下:
阿里:
帶寬費 = 帶寬單價(元 / 天?Mbps)× [使用時長(小時)/24 小時](天)× 帶寬峰值
購買 10Mbps 按需付費 21.6 元 / 天(折合 0.9 元 / 小時),使用了 10min 后升級到 20Mbps(價格為 55.2 元 / 天,折合 2.3 元 / 小時),使用 10min 后再降到 10Mbps,從創建到釋放共使用 70min,第二天賬單中總扣費為 2.3 元 / 小時 ×2 小時 = 4.6 元,根據公式來看,是按照前一天的峰值 20Mbps 的單價計算 2 小時的費用。
騰訊:
按小時計費買 10Mbps,價格是 1.57 元 / 小時,使用 10min,然后調成 20Mbps(按時則上浮為 4.07 元 / 小時)用了 10min 后又調回 10Mbps,因為騰訊是小時后付費方式,調整過程不扣費,繼續 10Mbps 使用到 70min 時,也就是說第一小時的帶寬峰值為 20Mbps,而第二個小時的帶寬是 10Mbps,雖然只用了 10min,但是計費為 1 小時的費用,總扣費為 4.07 元(第一小時費用)+1.57 元(第二小時費用)= 5.64 元
UCloud:
退款金額 = 原配置價值 ×(剩余時間 ÷ 原服務時長)- 新配置價值 ×(剩余時間 ÷ 原服務時間)
按小時計費買 10Mbps,價格是 1.25 元 / 小時,使用了 10min,調成 20Mbps(3.25 元 / 小時),差價應該是 2 元 / 小時,但是實際補的費用是 1.66 元,因為 10Mbps 使用了 10min,補的差價是未使用的 50min,然后使用 10min 后再降成 10Mbps,退費為 1.33 元。繼續使用 50min 后釋放,從創建資源到釋放共 70min,退費 1.04 元,所以到目前總費用是:1.25 元(第一小時扣費)+1.66 元(升配 20Mbps 補差價)-1.33 元(降配 10Mbps 退款)+1.25 元(第二小時扣費)-1.04 元(退第二小時 50min 費用) = 1.79 元
騰訊和阿里的計費邏輯很類似,最小顆粒度都是小時,區別在于騰訊的計費帶寬是單小時內的峰值,而阿里是計算一天內的峰值。如果兩家產品單價一樣的話,阿里會貴一些,而實際上騰訊按需計費價格更高,是因為騰訊按小時計費的單價將近是阿里的 1.8 倍。
而在同樣的帶寬使用時長和升降級模式下,UCloud的按需計費較其他兩家便宜很多,相比阿里可節省61%的費用,比騰訊可節省68%的費用,在升降配方面也更加靈活和彈性,從UCloud官方的文檔中心中看,按需計費的最小顆粒度是按秒的,因此UCloud按秒計費模式下優勢最為突出,特別適用于一些有明顯波峰波谷期的電商促銷等業務場景。
三家廠商的流量費用都是 0.8 元 / GB,沒什么區別,而真正的區別是在 IP 使用費用上。
阿里:
流量計費方式 IP 不能按月 / 按年購買,費用 0.02 元 / 個?小時,相當于 14.4 元 / 月?個,綁定主機后不收 IP 費用,但是綁定到 SLB、NAT 網關等常用產品會收取 IP 費用,直接綁定主機上使用的貌似并不多。
還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阿里會多帶帶收取 IP 綁定費用,比如賬號 IP 配額是 20 個,那每個地域每天會有 100 次的免費綁定操作,超過收費,1 元 / 次。如果不頻繁操作,可以忽略。
騰訊:
IP 綁定云資源,只收取流量費用,而未綁定云資源,則按照 0.2 元 / 個?小時收費,相當于 144 元 / 月?個,雖然計費可以細化到秒級,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IP 買了一定要盡快用,一旦有 IP 沒有綁定資源或者忘了使用,那收費簡直是昂貴。
UCloud:
不管 IP 是否綁定到資源,是否使用,只要購買了 IP 實例,統一計費 30 元 / 個?月,綁定網關、負載均衡這種產品也不會多帶帶收費,計費比較簡單直接。
從產品價格上來看,流量計費模式下阿里的優勢比較明顯,騰訊按時付費和空閑IP的占用費太高了,而UCloud介于二者之間,價格沒有劣勢,例如騰訊的IP未綁定這種場景,容錯性也更高些。
因為我前期只是先了解一下云 BGP,后面也會經常面臨要根據業務方的需求來調整帶寬,因此這些升降配、釋放帶寬的操作所涉及到的計費問題是公司要重點考慮的,于是針對三家的帶寬進行了一次價格對比,發現了一些差異化。下面的計算數據是根據各家官網上公示的計費方式,以及我實際消費的金額得出,并且列出直觀的計算過程。
阿里:包月計費方式,只能升配不能降配,如果降配的話,需要在次月生效,不明白這種限制的目的是什么,感覺完全不夠靈活,且產生很多不必要的帶寬費用,這里就不做詳細的費用計算。
騰訊:變更配置已使用部分按天 / 按小時計算
帶寬升級:先購買 10Mbps 帶寬 1 個月,扣費 565 元 / 月(按時則上浮為 1.57 元 / 小時),使用了 6 天(實際多了幾分鐘),升級到 20Mbps,正常價格為 1465 元 / 月(按時則上浮為 4.07 元 / 小時),需要按天補差價,不滿 1 天算 1 天,已使用 6 天,未使用 24 天。
升級月數 = (24 天)/(365 天 / 12 個月)= 0.789 個月
補交費用 = 1465 元 / 月 × 0.789 個月– 565 元 / 月 × 0.789 個月 = 740.52 元
帶寬降級:我購買 20Mbps 帶寬 1 個月,扣費 1465 元 / 月(按時則上浮為 4.07 元 / 小時),使用整 6 天后,降配到 10Mbps。
資源退費:1465 元 - 4.07 元 / 小時 × 6 天 × 24 小時 = 878.92 元
新資源費用:565 元 / 月 × 24 天 /(365 天 / 12 個月)= 445.81 元
降配退費 :878.92 元 - 445.81 元 = 433.11 元
注意:降配帶寬后,已使用部分會轉換為按小時的價格,騰訊是按小時價格是按月單價的 2 倍甚至更高,所以降配退費很少
UCloud:能做到按秒按原價補差價或者退費
帶寬升級:購買 10Mbps 帶寬 1 個月,扣費 625 元 / 月,使用 6 天后(實際 519312s),升配到 20Mbps,正常價格應為 1625 元 / 月
新資源費用:1625 元 / 月 ×(2072688s/2592000s) = 1299.43 元
原資源費用:625 元 / 月 × (2072688s/2592000s) = 499.78 元
補交費用:1299.43 元 - 499.78 元 = 799.65 元
帶寬降級:購買 20Mbps 帶寬 1 個月,扣費 1625 元 / 月,使用 6 天后(實際 519331s),降配到 10Mbps,正常應為 625 元 / 月,全月共 2592000s,未使用不到 24 天(2072668s)
原資源費用:1625 元 / 月 ×(2072668s/2592000s)= 1299.42 元
新資源費用:625 元 / 月 × (2072668s/2592000s) = 499.77 元
降配退費:1299.42 元 - 499.77 元 = 799.64 元
從騰訊和 UCloud 的對比中可以看到,在購買相同帶寬使用基本相同時間后,做同樣的升配操作下,騰訊要補交的費用只比 UCloud 低 7% 左右,而做同樣的降配操作,UCloud 退費比騰訊高出 84% 左右,這樣看來騰訊需要補交的費用比起退費的差價來看就杯水車薪了。因此,對比下來騰訊雖然按月付單價更低,但是變更操作會涉及到已使用部分按時計費(按月的 2 倍單價),對于用戶來說費用損失比較大,而 UCloud 在靈活的升降級模式下,還能夠精確到按秒補差價或退費,對于我更有吸引力。
阿里:
合同期內,EIP 實例只支持升配,不支持釋放,這個不多說了,這個限制多少有點令人反感。
騰訊:
發起退費的當天,已使用滿整月的,按已使用整月的包月帶寬計費價格進行扣除;不滿整月的,按已使用時長的按小時帶寬計費價格進行扣除。
還是同樣的測試,包月買 20Mbps, 共付款 1465 元 / 月(按時則上浮為 4.07 元 / 小時),使用一周后退費:
已使用金額:4.07 元 / 小時 × 24 小時 × 7 天 = 683.76 元
退費金額:1465 元 - 683.76 元 = 781.24 元
注意:當月扣費是按小時計算的,使用了一周,扣費將近半個月的,也就是說如果使用了半個月后即使釋放了資源,也沒有費用可退了。
UCloud:
退費時最小計費單位為小時,不滿小時按一小時算,而此處小時的單價是月價格或者年價格除以對應小時數的,并沒有像騰訊一樣按時計費的上浮。這個計費方式還是很人性化的。
UCloud 包月買了 20Mbps, 共付款 1625 元 / 月,使用一周后退費:
資源小時單價:1625 元 / 月 / (24 小時 × 30 天) = 2.26 元 / 小時
已使用金額:2.26 元 / 小時 × 24 小時 × 7 天 = 379.17 元
退費金額:1625 元 – 379.17 元 = 1245.83 元
由此看來,在包月付費模式下如果使用不足一個月要進行帶寬釋放的情況下,UCloud 是三家中實際產生費用最少的,這對于一些業務需要靈活調整的公司而言也是最省成本的。
最后,整理了各家產品的價格以及計費方式供參考,大家可以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進行選型。
1、阿里的產品單價優勢最大,帶寬類產品體系最完善,但是限制最多,靈活性相對最低。
2、騰訊產品單價優勢也很大,帶寬類產品業務很豐富,但是當碰到退費或者調整配置時候,額外產生的費用較高。
3、UCloud 雖然產品單價沒有優勢,但卻能真正能做到按時、按秒計費,靈活性和彈性在三家中是最高的,大大減少了業務調整過程中所產生的帶寬費用。
轉自公眾號GitHubDaily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26022.html
摘要:硬件層面華為云云服務器在定制方面與英特爾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聯合研究。在最新一期的的多項場景評測中華為云云服務器以虛擬化開銷小于的綜合優勢獲得第一也是華為虛擬化從年至年連續年奪得桂冠。企業在琳瑯滿目的云服務市場中,對于通用計算場景的云服務器的選擇,往往都希望買到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而就在剛剛過去的中國高性能云計算創新大賽中,華為云彈性云服務器C3實例以超高性能表現摘得《性能表現優異獎》,登頂最強通...
摘要:在互聯網的第三個時代,也就是下一個互聯網十年里,云計算將成為這場大戰的制勝關鍵所在。就在前不久,亞馬遜旗下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宣布正式在中國商用。的殺入對于中國的云計算市場也是一大不可忽視的力量。 互聯網的第一個時代我們定義為PC互聯網,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我們定義為移動互聯網,而互聯網的第三個時代我們則定義為萬物聯網。當前國內的互聯網正處于第二個時代向第三個時代過渡期,而云計算則是支撐起萬物聯...
摘要:此次京東云將產品和功能繼續全面增進,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云服務,滿足了企業上云的更多需求,同時也開啟了蓄勢發力中國云計算市場的序幕。北京—4月20日,京東云今日宣布,發布容器服務、JDStack、DevOps等15款云產品,涵蓋彈性計算、網絡、云數據庫與緩存、存儲、云安全、專有云等多方面的云服務。此次京東云將產品和功能繼續全面增進,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云服務,滿足了企業上云的更多需求,同時也開啟...
摘要:中國某些人工智能應用已達國際領先水平中國在圖像及語音識別的基礎之上,即模擬神經網絡的輸入和輸出,并通過大規模的數據進行訓練,再對樣本進行精準分類和預測,從而實現了計算之外的思考。這便是中國著力研究人工智能所得到的令人欣喜的結果。 人工智能是近幾年來更受關注的高科技產業,特別是在2016年,隨著人工智能阿爾發狗大戰韓國圍棋名宿李世石并取得勝利后,人工智能產業的關注度更是大幅提升,許多國家已經把...
摘要:我相信很多人只知道美國西雅圖核月付支持系統怎么樣斯巴達是一家老牌的國外商家,成立于年,近期看到美國西雅圖核流量月怎么樣中文俗稱斯巴達,美國老牌主機商,年月成立,主deepvm怎么樣?deepvm是今年年初成立的國人主機商家,之前由于上游ddosing的不穩定,原用戶已全部遷移到CERA西雅圖CUVIP并且升級了一檔配置,目前主要銷售西雅圖AS4837線路大寬帶VPS(斯巴達同款線路)CERA...
閱讀 3530·2023-04-25 20:09
閱讀 3735·2022-06-28 19:00
閱讀 3055·2022-06-28 19:00
閱讀 3074·2022-06-28 19:00
閱讀 3166·2022-06-28 19:00
閱讀 2873·2022-06-28 19:00
閱讀 3036·2022-06-28 19:00
閱讀 2631·2022-06-28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