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云計算產業進入下半場。業內人士認為,阿里云也是抄上的。一超多強長期存在,背后是生態在較量據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份額調研報告顯示,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位列前三,合計占據了中國公有云的市場份額。
中國云計算產業進入下半場。標志是政府和傳統企業開始上云。2006年,Amazon Web Services(AWS)開始向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服務。作為戰略的跟隨者,阿里巴巴于2008年開始布局云計算。而名列市場研究機構IDC榜單上的中國云公司,比如騰訊云、金山云、中國電信、Ucloud等則在更晚的時候建立。
金山云合伙人劉濤告訴我們,一些大型企業或者大型互聯網公司,發現內部資源的利用率偏低。于是,企業內部的云計算場景起步了。他還提到,AWS比較早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基礎設施的好生意。”
我們知道,若以2006年為起點,云計算已經發展了12年。IDC發布的《2018中國企業數字化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32.9%,規模達到27.2萬億元。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增速將近20%。
在政策層面,在“去IOE”、自主可控大背景之下,云計算已經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今年8月,工信部印發《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上云的具體要求,并指出到2020年,全國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桿應用案例100個以上。
其次,我國數字經濟開始于2011年。這一年,阿里云推出了云服務器。TeamCola和駐云成為阿里云第一批上云的企業。早期用戶中,游戲公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
例如,爆款游戲一旦爆發,可以幾十倍上百倍的增長。鑒于供貨周期、部署周期等客觀原因,游戲公司難以通過買服務器應付短期內迅速爆發的非線性增長。再加上,當某款游戲進入衰退期,游戲公司合服,大量服務器資源因此被閑置。除了游戲大廠以外,中小型的游戲公司的IT資源很難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游戲公司之后,也即2014、2015年,互聯網創業公司成為新的一波用戶群體。
對它們來說,找一個IDC租三、五臺服務器,再雇專人去維護服務器,是一件麻煩又費錢的事情。現象級用戶接連出現,比如視頻、直播和短視頻的創業公司迎來爆發。這一兩年,人工智能的公司也開始越來越多地上云了。大量的AI創業公司,出于成本的考慮,也會選擇使用云計算。
業內人士告訴我們,截至2017年,互聯網客戶的滲透率已經足夠高了,甚至高達80%、90%。
到了2017年,云計算廠商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未來的市場空間在哪里?答案是政府和傳統企業。
根據資料顯示,從2015年開始,政務云的熱潮出現,各個省市都在積極地布局政務云。傳統企業上云緊隨其后,在最近一兩年剛剛展開。
傳統行業上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總結來看,是傳統公司要做偏向互聯網化的業務,需要更好的彈性、更好的基礎架構以及更好的網絡覆蓋的質量。“我們國內的供應廠商能夠提供非常好的網絡覆蓋。通常都是BGP(邊界網關協議)的。因為一個企業自己去構建一個覆蓋非常好的全國的BGP網絡,實際上是很難的。在這些方面,公有云是有天生的優勢。”劉濤表示。
比如互聯網金融,業務在逐步線上化。線上化,需要用云的方式解決。一旦變成一個線上平臺,它每天的工作量很難計算,可能在一個時間點內有大量用戶涌入,有點時候則寥寥無幾。
針對這種情況,云是一個更加經濟的解決方式。此外,隨著客戶群體的變大,金融機構也無法用柜臺+人工的傳統方式來做。
政務領域,上云受到政策的影響較大。根據相關規定,政府不能多帶帶采購硬件,必須以云平臺的方式采購。政策成為該領域最大的驅動因素。
從另一角度來看,政策也使得政府、金融機構,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選擇上,更傾向于私有云。相比之下,工業和零售則更多的采用公有云。公有云是更加經濟的方式。
愛分析首席分析師李喆認為,零售業本來線上、線下都是打通的,若部署私有云,本身也不經濟。所以零售行業在公有云的滲透非常快。
政府和傳統企業上云的過程中,云公司和政企能夠互補。政企類客戶的IT能力比較傳統,它們多會購置硬件設備去實現大數據或存儲的能力。面對業務高峰或者突發情況,它們的機動靈活性不強,架構設計也不具備高可擴展性。而云公司能夠幫助它們更快適應互聯網化業務,提升它們的大數據能力、AI的能力等。
目前,中國云計算產業剛剛進入下半場。未知與不確定性較多,但可以肯定的是:
1、下半場更強調服務
進入到傳統行業,云計算會跟每一個細分行業深度結合。從其服務互聯網公司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到,云公司會針對特定行業給出專門的解決方案。比如視頻云、游戲云、直播云等。
傳統企業對服務的要求更高,云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理解、服務傳統場景,理解傳統行業真正的需求。不過,云公司多是互聯網企業出身,不擅長做重度服務的事情。誰能把服務做好,或許能夠贏得先機。
2、各有千秋
從IaaS層來看,目前國內云廠商沒有太多的差異。在PaaS層,不同的公司覆蓋領域不一樣。比如騰訊在游戲、視頻領域更擅長,阿里在金融、電商方面有自己的優勢。
從基因來看,各個云公司會有不同的技術優勢和場景優勢。比如阿里云,阿里云兼具電商優勢和先發優勢。對于后進入者來說,看阿里云做什么,跟著做就可以了,減少了很多決策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云也是抄AWS上的。AWS做了什么,阿里云就跟著做了什么。比如AWS推出無服務器架構,一兩年后阿里云也推出了。國內其他公司也緊跟著推進了。
騰訊云在游戲領域有比較大的號召力,可憑借運營能力,為騰訊云打單。此外,騰訊云也具有社交優勢,從社交平臺衍生出視頻等細分場景優勢,可為騰訊云帶貨。
和阿里巴巴、騰訊相比,百度在AI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優勢。百度也有一些阿里巴巴、騰訊沒有的數據維度,比如用戶的搜索數據、在貼吧的活動數據等。阿里巴巴的數據側重在電商和金融方面,而騰訊有社交數據。
金山云做存儲起家,最早可追溯到金山快盤。在存儲方面,它具有一定的優勢。金山集團也是一個具有TOB基因的公司,很早就推出了WPS,有服務企業的經驗。2015下半年,金山云還推出了混合云的產品,能夠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混合組網的服務,在混合云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3、混合云、多核心是現階段主流,但公有云是長遠趨勢
目前,混合云是業內公認的主流。傳統企業開始越來越多地上云了,而且用混合云的比例越來越高。傳統企業既有私有云或者自己的IP,也會用公有云去做補充,或者做它的互聯網業務。在業界看來,這種混合狀態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從客戶的角度來講,企業不希望被一家云公司所綁定。一般企業會同時采購兩家云服務公司,一家作為業務主線,另一家作為備選。
另外,出于數據安全或者災備的考慮,企業采購人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于是CMP(多核心)的需求就衍生出來了。
當企業選擇多家云公司的時候,它就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平臺,管理各個云平臺上的資源。
但是從長期來看,公有云是趨勢。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混合云勢必會增加企業的運維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從云廠商的角度來看,如果只做IaaS、PaaS或者只定位在一個行業,云計算的優勢難以發揮出來。
當企業只做一個垂直領域的時候,云廠商可以做得很深入,客單價也可以提高,但成本無法向涉足多行業的云廠商那樣攤薄。因為垂直行業的客戶以及它們的業務特性決定了垂直云廠商的彈性不會像跨行業廠商那么高。
比如服務電商和游戲行業的云廠商,晚上的業務量比較大,白天的業務量會比較小。但它可以再做一些新零售、金融等。它服務客戶的種類越多,客戶量越大,平臺的冗余度就會比較低。冗余性越好,資源浪費就越少。
4、一超多強長期存在,背后是生態在較量
據《IDC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報告》顯示,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位列前三,合計占據了中國公有云63.7%的市場份額。其中,阿里云是估值390億美金的巨頭,2018財年營收高達133.9億元,連續多年保持三位數增長,中國市場份額接近50%。
據國家科技部發布了《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騰訊云、金山云的估值分別為33億美元和23.73億美元。它們構成了中國云廠商的第一梯隊。其實,估值和市場份額之爭,背后是生態之爭。目前中國云廠商的TOP3,背后是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小米+金山系生態的比拼。
去年,華為設立Cloud BU,并將其升為一級部門。華為云是基于OpenStack打造的公有云。它是中國云廠商競爭格局中最大的變數,憑借著華為在云計算各領域的強大研發實力和華為在傳統行業的豐富渠道和客戶關系,或將有力地沖擊現有的排名體系。
具體排名詳見中國云計算公司TOP10名單。
對于后進的創業玩家來說,它們沖進榜單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無論是公有云廠商還是綜合云服務廠商的核心能力有二,一是規模,二是服務。過規模這一關是需要花費成本和時間的。做服務的專業程度和服務能力也是需要經過歷練的。
即便一個玩家花足夠的錢搭出一套公有云,但它搭不出一套運行穩定的公有云。不管是阿里巴巴、騰訊還是榜單上的其它企業,在早期都花了大量的時間、代價去趟這些坑。
這些坑,包括軟件bug的坑,架構設計的坑,服務能力的坑以及解決方案的坑。沒有一個云廠商可以不趟坑,就能直接做出一款很成熟的產品。這是先入場玩家和后入場玩家差異較大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并不認同業內關于云計算計入下半場的說法。他認為,今天中國依舊處在“云計算1.0”,即云IT時代。
無獨有偶,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資深2B分析師江濤認為“云計算計入下半場”只是媒體炒作出來的一個噱頭。從云計算的生命周期來看,它還處于一個相對早期的階段。一切才剛剛開始,蛋糕正在做大,一幕大戲正徐徐展開。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5295.html
摘要:年已經過去,全球產業增長勢頭依然不減,增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市場規模也有望在年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增長。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僅供參考一超多強格局穩固,中國成第二級關鍵詞一超多強中國年,全球市場格局依然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2018年已經過去,全球IDC產業增長勢頭依然不減,增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市場規模也有望在2017年537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增長。全球各大廠商在新上馬數據中心項目、兼...
摘要:年,易觀方舟的發布宣告易觀的大數據產品矩陣初具規模。據悉,目前易觀方舟擁有幾百個付費客戶,而易觀的大數據產品矩陣也已初步形成營銷閉環。千帆相競,但求直掛云帆濟滄海。百舸爭流,唯愿雨驟風疾有方舟。這句話很形象地描述了易觀產品矩陣。2012年,易觀開始了從市場研究機構向大數據公司進化的歷程,自主研發易觀千帆、易觀萬像、易觀方舟等產品,通過數據驅動,幫助企業實現精益成長。彼時,國內移動互聯網浪潮洶...
摘要:就國內市場而言,百度云選擇三位一體戰略的時候不乏長遠性思考。百度云將放在位的另一個用意正是在領域樹立差異化優勢,并通過等深耕垂直場景。至少就目前來看,百度云已經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競爭方式。2018年下半年,To B迎來了從未有過的熱度,也把云計算重新捧上了風口浪尖。和幾年前新興業務的身份不同,處于風暴中心的云計算,早已成為互聯網巨頭和創業者們最激烈的戰場,并相繼宣布了醞釀許久的動作。阿里在財...
摘要:百度企業智能大會現場新一輪搶灘賽將放在位的百度云,自然有著自己的考量。站在百度云的角度而言,云計算進入到綜合實力的較量,恰恰是以己所長攻彼之短的最佳時機。2018年下半年,To B迎來了從未有過的熱度,也把云計算重新捧上了風口浪尖。和幾年前新興業務的身份不同,處于風暴中心的云計算,早已成為互聯網巨頭和創業者們最激烈的戰場,并相繼宣布了醞釀許久的動作。阿里在財報中努力擴大云計算的占比,并視之為...
閱讀 3659·2021-09-27 14:02
閱讀 1789·2019-08-30 15:56
閱讀 1744·2019-08-29 18:44
閱讀 3278·2019-08-29 17:21
閱讀 486·2019-08-26 17:15
閱讀 1175·2019-08-26 13:57
閱讀 1240·2019-08-26 13:56
閱讀 2879·2019-08-26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