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國內市場而言,百度云選擇三位一體戰略的時候不乏長遠性思考。百度云將放在位的另一個用意正是在領域樹立差異化優勢,并通過等深耕垂直場景。至少就目前來看,百度云已經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競爭方式。
2018年下半年,To B迎來了從未有過的熱度,也把云計算重新捧上了風口浪尖。
和幾年前新興業務的身份不同,處于風暴中心的云計算,早已成為互聯網巨頭和創業者們最激烈的戰場,并相繼宣布了醞釀許久的動作。
阿里在財報中努力擴大云計算的占比,并視之為新的增長引擎。
騰訊的態度和阿里相似,感知到流量見頂的焦慮后,產業互聯網成為騰訊的下半場,云計算正是轉型的起點。
百度再一次扮演了“改革者”的角色,加速云計算布局的同時,將AI放在了C位,順便把云計算的競爭引到了新賽道。
BAT的不同選擇,不免讓人聯想到IDC此前的觀點:讓AI變得唾手可得,才是云計算的新戰場。2018年可能就是這場演變發生的拐點。
云計算AI化
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融合并非是2018年才發生的,確切地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16年前后“喊口號”的階段;彼時人工智能的概念才剛剛崛起,云計算仍是巨頭和創業者們眼紅的新物種,一些主動看好云計算的廠商,都開始圍繞人工智能講故事。
比如早在2016年的時候,百度就在當年的云智峰會上提出了“ABC”戰略,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融合在一起;進入公有云市場偏晚的谷歌,試圖在人工智能領域迎頭趕上,稍后確定了“AI first戰略”,直接影響了谷歌云服務的方向;納德拉將微軟的口號從“Mobile FirstCloud First”變成了“Intelligent Cloud and Intelligent Edge”,將人工智能注入云計算、智能邊緣等平臺、產品和服務。
第二個階段是2017年以來“淺落地”的階段;事實證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并沒有止于口號上,2017年開始就已經有了遍地開花的跡象,雖然大多數云廠商仍集中在應用層的“淺落地”,卻也驗證了AI和云計算融合的趨勢。
僅僅在2017年,百度云的“ABC戰略”持續落地,內部的DuerOS、Apollo平臺都是基于百度云完成的,以及與泰康保險、民生銀行、人人視頻等合作不斷;騰訊云推出了“AI即服務”的智能云,嘗試以云服務的形式將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力輸送至各行各業;金山云推出了多種組合型AI解決方案和服務,諸如深度學習平臺KDL等等;與此同時,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成為SaaS領域的“香餑餑”,類如趣拍云等等。
第三個階段是2018年開始的“深應用”階段;除了無人車等未來主義的應用外,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越發開闊,比如提供預測、自動化、安全等等,也決定了AI在云計算當中的深度應用和持續挖掘。
百度云仍然是AI落地的佼佼者,在第一產業中,百度云與中化農業合作,實現了生產設備的智能調度、預測產品產量與質量,提升種植效率等;百度云ABC和寶武集團的合作,在降低誤報率的同時,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實現生產的智能化;在第三產業的應用中,百信銀行采用了百度云的分布式IT架構,實現降本增效和技術開放夯實基礎,并落地了智能賬戶、智能風控等智能化服務。
人工智能和云計算融合的三個階段,也印證了人工智能扮演的三類角色:最早是云計算的可選項,彼時云計算比拼的仍是計算力和規模;然后是云計算競爭的“神助攻”,也是云計算廠商差異化競爭的關鍵籌碼;如今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云計算最重要的驅動引擎,在企業上云的需求被激發后,成為云計算落地的急先鋒。
很早之前就有人將云計算比作是互聯網時代的水煤電,但所有的基礎設施都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以提升效率為前提的。
按照這個邏輯,AI化似乎是云計算的必然,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遷移上云,以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上云后又帶來了海量數據的爆發,數據存儲、處理、分析等劇增,AI恰是云計算從量變到質變的癥結所在。
那么,當云計算的競爭重心改變后,接下來很可能是市場格局的改變。
新一輪搶灘賽
將AI放在C位的百度云,自然有著自己的考量。
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都是有潛力的大生意,但不會出現絕對劃分的二分法,誰能找到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方法,并在其中占據無可比擬的優勢,勢必會影響下一輪的競爭格局。
事實上,抱有同樣想法的不只是百度一家。
IBM在不久前推出了AI OpenScale,讓客戶可以在所有的平臺上構建AI應用,包括谷歌TensorFlow、微軟AzureML、亞馬遜SageMaker等等;馬化騰認為“云+人工智能帶來的改變就好像電+計算機帶來的革新一樣”,騰訊云也曾公開表示對“云計算+大數據+AI”的青睞;華為云BU總裁鄭葉來不止一次表示,“人工智能概念越來越被泛化,關鍵還是在應用,AI在企業的產業化落地才是企業智能”……
如此,新一輪云計算AI化的搶灘賽無疑將集中在三個層面:
1、云平臺的AI綜合能力。
云計算提供了強大的彈性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從而產生了龐大的數據量,人工智能需要提供海量數據快速精準處理的能力,如此才能催生出數據爆發的價值。
就國內市場而言,百度云選擇ABC三位一體戰略的時候不乏長遠性思考。百度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巨頭,在視覺、語音、語義理解、深度學習等綜合能力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百度云將這些領先的AI能力帶向企業級市場,然后賦能各行各業實現企業智能,不失為一條行得通的路徑。
站在百度云的角度而言,云計算進入到AI綜合實力的較量,恰恰是以己所長攻彼之短的最佳時機。
2、云服務的生態開放能力。
傳統IT服務是典型的授之以魚,早期的云計算實現了授之以漁,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合作思維恐怕要上升到授之以魚塘。
百度云已經做出了表率,12月6日,在2018百度ABCInspire企業智能大會上,百度副總裁、百度云總經理尹世明正式宣布:由百度云打造的邊緣計算平臺—OpenEdge將全面開源,期待借助社區的力量打造一個輕量、安全、可靠、可擴展性強的邊緣計算社區,進而加速人工智能在更多行業的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還在這次大會上宣布成立了百度云ABC企業智能合作伙伴聯盟,這預示著百度將聯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在AI落地上形成戰略聯盟關系,不排除接下來有更大的動作。
人工智能仍處于嬰兒期,聯盟和生態的玩法是AI落地的基礎條件。
以機器人為例,生態的廣度和復雜度遠超PC和智能手機,絕非是一兩家公司就能完成的,且百度的“魚塘思維”已經在機器人領域得到證實。百度云ABCRobot機器人開放生態已經入駐了10家本體商,針對人形、桌面、智能屏幕、XTM終端四大品類打造了20款機器人產品,并積極在機場、新零售、醫療、金融、政務等場景中落地。
3、云廠商的場景化和差異化。
風口下的人工智能,似乎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好比說目前AI的應用仍以單點突破為主,諸如百度云等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各類資源、解決方案打造成一站式的服務輸出窗口,與差異化和場景化的籌謀不無關系。
To C類產品的特點是周期短、更新快,最適合的打法就是閃電戰。云計算作為企業級服務,離不開ToB的思考,開發周期長、進入門檻高,理想的打法是馬拉松式的長跑。也就是說,云計算AI化的競爭才剛剛開始,除了AI綜合能力和生態開放,還需要場景化探索和差異化優勢的打造。要知道,企業級服務很少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多強并立往往是最合理的競爭格局。
百度云將AI放在C位的另一個用意正是在AI領域樹立差異化優勢,并通過ABC+IoT、ABC+Blockchain、ABC + Edge Computing等深耕垂直場景。至少就目前來看,百度云已經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競爭方式。
寫在最后
從2006年亞馬遜推出AWS開始算起,云計算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并完成了從比拼計算資源到比拼效率再到比拼智能化的過渡。
原因在于,云計算是基礎設施,企業上云讓數據收集、匯總更加方便,然后才有了人工智能的沃土,并非是某一云廠商的可以引導,而是云計算不斷進化的必然。同時也在倒逼企業對于云計算的認知,一個不可逃避的趨勢就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的融合,并在指引數字化轉型的方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5829.html
摘要:阿里云為了無法估算的價值將中國的計算觸角伸向海外,百度首次向外界展示百度大腦的科技成果,移動互聯網利用人口紅利帶來的增長已經逐漸見頂,互聯網正在進入下一幕智能時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將使全社會迎來變革性的發展。 2016年的互聯網科技領域,云計算、 大數據 、人工智能成為最熱詞匯。阿里云為了無法估算的價值將中國的計算觸角伸向海外,百度首次向外界展示百度大腦的科技成果,移動互聯網利用人口紅...
摘要:年,邊緣計算等和云計算緊密結合,重回技術路線。年后剛剛開工,就傳出了百度智能云和攜程簽約的消息,為年的云計算行業帶來了第一波地震。2017年,合規讓很多云計算企業如履薄冰,價格戰越燒越旺。2018年,AI、IoT、邊緣計算等和云計算緊密結合,重回技術路線。2019年,云計算會走向何方,想必很多人在等一個答案。年后剛剛開工,就傳出了百度智能云和攜程簽約的消息,為2019年的云計算行業帶來了第一...
摘要:根據發布的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份額報告顯示,阿里云占據了的份額,排在第二位的騰訊云份額僅為。數據顯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數量已經超過家,涵蓋了咨詢公司系統集成商主流。年,阿里云合作伙伴在云市場上的訂單數超過萬單。印象中,幾年前公有云剛冒出來的時候,大眾對這一新概念摸不著頭腦,于是專業的吃瓜群眾專門做了一份公有云的大眾版定義,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衡量是不是公有云。幾年過去了,公有云的常識已經不用...
摘要:談及浪潮積極參與各種開放計算組織的原因時陳彥靈表示。陳彥靈就表示,浪潮今天能推出眾多開放計算的服務器節點,模式從中提供了很多幫助。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的普及,數據中心正在走向大型化,如今10萬臺、50萬臺服務器規模的數據中心越來越常見,特別是一些CSP,其數據中心大型化趨勢非常明顯。根據相關統計,以AWS、Google、微軟為首的全球10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服務器部署量占到了全球服務器保有...
閱讀 1671·2021-10-29 13:11
閱讀 833·2021-09-22 10:02
閱讀 1695·2021-08-20 09:35
閱讀 1555·2019-08-30 15:54
閱讀 2464·2019-08-30 15:44
閱讀 1388·2019-08-29 16:52
閱讀 1102·2019-08-23 12:56
閱讀 761·2019-08-22 15:16